我的讀書心得
員工成長
作者:張瑞敏
【讀書·讀人】
張瑞敏每年都要讀上百本書,他說,《老子》幫助我確立企業經營發展的大局觀,《論語》培育我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勇於進取、剛健有為的浩然正氣,《孫子兵法》幫助我形成具體的管理方法和企業競爭謀略……當很多人把讀書當成消遣或者把書當成擺設的時候,張瑞敏的“讀書哲學”就顯得彌足珍貴。
作為海爾的領頭人,張瑞敏不抽煙、不喝酒、也不喜歡應酬,唯一的愛好是讀書和與專家懇談。有人曾經問張瑞敏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張瑞敏回答:學習和讀書。
我在企業裏扮演兩個角色,一個是設計師,另一個是牧師。設計師的角色要為企業製定發展戰略,確保企業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牧師的角色就是布道,這個道就是海爾文化。
《道德經》:柔軟勝剛強
我對《道德經》中的一句話感觸頗深——柔軟勝剛強。在舊的版本裏麵對這句話的評價是消極的。它說明了一種轉化的過程,弱可以轉強,小可以轉大,問題是你怎麼來看待。做企業你永遠處在弱勢,如果能把自己放在一個弱者的位置,你就有目標可以永遠前進。
老子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對我影響也很大,老子說,“吾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謙卑帶來的結果是什麼?就是“夫惟不爭,故無尤”。正因為與萬物無爭,所以就不會出現過失與偏差。
正所謂上善若水,水處卑下,善於迂回,知迂回則無損。有一句箴言說得好:當我們大為謙卑的時候,便是我們最近於偉大的時候。海爾集團在自己的經營管理哲學中,就貫徹了這樣一條重要原則——處卑下。
《聖經》:沒有人把新酒放在舊皮袋裏去
《聖經》馬太九章有一句話:“沒有人把新酒放在舊皮袋裏去,如果把新酒放在舊皮袋裏去舊皮袋一定會爆裂,新酒也會爆裂,所以隻能把新酒放在新皮袋裏。”企業管理也是如此,舊的業務流程就像舊皮袋一樣,信息化像新酒一樣,把新酒裝到舊皮袋中去肯定不可以。
很多企業都麵臨著這樣的問題,以家電行業為例,2008年中國家電企業庫存周轉天數是64天,當時海爾是32天,差不多是中國平均周轉天數的一半。如今,這個數據已經降到了3天,我們的銷售在這個過程中也受到很大的影響,咬著牙做了之後,把全流程的信息化都做起來了。
海爾的零庫存做到現在,也做到在生產線上生產的產品就是用戶要的產品。我們的企業信息化的切入點就是以用戶為中心,海爾一直在努力把新酒放在新皮袋中。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很好的企業總是單調乏味
大約在1987年,我不記得從哪兒搞到一本德魯克的書,書的譯名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管理很好的企業總是單調乏味,沒有任何激動人心的事情發生。德魯克的說法和我們的做法完全不一樣,但是仔細一想他說得很有道理。企業裏的大多數事情都應該當作例行事務去管理。
可是,當時中國的企業大部分都是碰到什麼事就去解決什麼事,沒有章法和預算。這時候,受到德魯克的啟發,我們在海爾開始做預算,並創造了“日清工作法”,解決了管理上的混亂無效問題,使我們那樣一個瀕臨倒閉的小廠迅速扭虧為盈,並且摘取了中國冰箱曆史上的第一枚金牌。這枚金牌要歸功於“日清工作法”,更要歸功於德魯克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