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深入挖掘題材 創新新聞報道(1 / 2)

深入挖掘題材 創新新聞報道

科技傳播

作者:王娜,李興吉

摘 要 對於廣播電視記者來說,生活中蘊藏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新聞礦藏,重要的是如何發現他們、挖掘他們乃至把它們加工成新聞精品。要出精品,關鍵是要善於創新。新聞貴在創新,需要廣播電視記者深入社會生活挖掘新題材,提煉新主題,從創新的角度報道新聞。

關鍵詞 電視新聞;思維;創新

中圖分類號G2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4)124-0001-02

1廣播電視新聞記者要有創優創新意識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對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新聞是業務性很強的職業,當記者,做編輯,就要專心致誌地鑽研新聞業務。不注意知識更新,不注重業務素質的提高,沒有真才實學,是難勝任這一神聖工作的。要想做一名稱職的新聞記者,對新聞也不,包括新聞工作的各種技術技能,不但要懂,而且要精。幹新聞,筆頭上的功夫不深,鏡頭上的運用不嫻熟,就很難完成肩負的使命。隻有在實踐中不畏艱險,勇於吃苦,善於創新,才能逐步成長為一個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高素質新聞人才。創優是記者應具備的基本功。座位縣級廣播電視台記者由於人員少,大部分忙於應酬性的事務性工作采訪,陪縣上領導采訪時政新聞多,參加會議報道的多,而真正自主采訪新聞特別是社會新聞的時候很少,縣級廣播電視台承擔的人物更多的是做宣傳,要想把宣傳做的更像新聞的記者不多,要先把宣傳做的像新聞,且能出彩,這就要考驗縣級廣播電視台記者的業務基本功了。廣播電視記者有別於報紙和網絡媒體。單就廣播電視來說區別也很大,廣播是聲的藝術,靠聽來接受信息,電視是聲像一體的藝術,靠聽和看來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比起廣播電視更直觀明了。在采訪上電視采訪對象的第一現場比起廣播來說更顯得重要一些。在這裏就電視藝術來說,在平時采訪中,發現了好的主題,記者首先要想的的是以什麼作為該新聞的切入點,他的新聞新在哪裏,是否體現時代精神,以什麼表現形式最能放映和體現主題,受眾從該新聞中是否能獲得多大的信息量,受眾從中能得到多少啟發,能否在第一時間拍到第一現場畫麵等等,在采訪拍攝過程中,能否將事件人物化,人物故事化。故事情節化,情節細節化等等,作為一個有經驗有功底的記者這些都是必須要考慮周全的。

要想做一名稱職、創優、創新的新聞記者,應當具備以下基本素質:

1)不斷加強自身的思想政治學習。學習黨的方針政策,研究本地、本行業的實際情況和特點。隻有這樣,才能在現實生活中觀察、分析問題,發現新聞,作出有針對性、有意義的報道。

2)必須深入實際,深入群眾。一個記者,特別是從事地方新聞的記者,報道重大事件性新聞、突發性新聞的機會比較少,他們大量而經常接觸的是普遍新聞--經濟新聞、精神文明和人民生活等非事件或漸發性的新聞。發現這類新聞,記者要具有以小見大、一葉而知秋的慧眼和本領。這類題材經常在基層,在群眾之中,所以,深入實際,深入群眾,進行調查研究,就有著更為特殊的意義。

3)要有強烈的形象敏感。一些好的新聞,不僅在內容上思想性強,而且在形象表現上也應該盡可能是完美的。所以,一個記者不僅必須具備一般記者那種必需的新聞敏感,還應具備記者所特有的形象敏感。

4)要善於捕捉典型的瞬間。這就需要記者有敏銳的觀察力,對各種各樣新聞事物有深入的理解和分析,有平素的生活形象和經驗積累,能夠在新聞現場發現、發掘並把握住典型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