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軟件編程的風險探究
信息科技
作者:張楠
摘 要 隨著我國信息化進程的迅速發展,軟件技術應用範圍越來越廣,編程工具等軟件開發技術更新迭代速度也越來越快。除了實現用戶需求的軟件功能外,對編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也應有所預測,並加以規避。
關鍵詞 信息化;軟件技術;編程工具;風險
中圖分類號TP3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4)124-0260-02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軟件技術應用範圍越來越廣,項目結構,軟件功能越發複雜。項目開發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困難,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存在風險,而這些潛在的風險將導致軟件開發的失敗。因此,在項目實施前,充分的分析預測風險,在實施過程中,采取積極的風險管理方式,保證項目的有效實施,這些都是項目順利完成的保證。
1 軟件開發中可能會存在的風險
有過項目開發或管理經驗的人都知道,在項目進行過程中總會遇到預想或出乎意料的風險。例如計劃編製風險、項目開發團隊風險、開發環境風險、技術兼容性風險、質量控製風險等等。當計劃、資源、產品定義不清,對客戶需求和領導要求理解不到位時可能對需求定義偏差,無法製定出準確的計劃。也可能計劃設計過於理想化,缺乏可實現性,在客戶限定時間內無法完成規定的產品。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一個任務拖延導致相關任務無法按期進行。項目團隊配置不佳,個別成員不穩定,團隊成員不能配合,導致培訓和團隊合作效率低,尤其是項目核心成員的穩定性對項目順利完成影響更大。開發環境也至關重要,開發工具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需要創建新的環境或更換新的工具,非常耗時。硬件產品之間,操作係統,數據管理係統等係統軟件與主機設備之間,係統軟件之間,應用軟件與係統軟件之間等都存在兼容性問題。前期的質量保證行為不真實,進度跟蹤不準確,質量跟蹤不準確等等,導致無法掌控影響進度的質量問題。此外,編程過程中用戶可能會提出新的需求,如果用戶提出新的需求或用戶意見沒有被采納,最終無法滿足用戶期望,必須重做。或者是對客戶需求定義不清,導致開發額外的需求,延長了開發時間。以上是軟件編程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在執行項目時應盡量規避。
2 對項目進行風險管理
項目風險管理是指對項目風險從識別到分析到采取應對措施等一係列過程,它包括將對項目產生影響的積極因素最大化,消極因素最小化。具體的說包括風險識別,風險量化,和風險對策。在項目開發計劃中應製定風險管理計劃。在項目開發前,項目負責人應根據風險資料庫,項目總體計劃等資料,與項目團隊和有關專家共同分析項目可能存在的風險,分門別類,預算解決風險所需的經費。在諸多風險中,影響不同,對影響項目的關鍵風險,應製定措施重點預防或解決。監控風險主要在開發初期,製定並明確風險管理人員的職責,是軟件編程過程中需要長期進行的工作,意義非凡,應予以重視。
3 如何規避軟件編程風險
3.1需求明確
需求不明確是軟件開發過程中較常見的問題,有可能是客戶需求闡述不清,也可能是技術人員和客戶理解偏差,或者是承接項目的負責人或領導要求與客戶不一致。要想項目令客戶滿意,必須把好需求這道關,明確需求範圍,注意細節描述,避免需求前後相互矛盾等。讓客戶參與開發過程有利於把握客戶需求,選擇精通業務或計算機技術的用戶參與。根據需求製定出軟件開發的主要任務,設計軟件程序的大體框架,對可靠性做出詳細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