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悉達多

編輯 翁倩 [email protected]

錢太是溫州人,隻要一說起孩子,就沒法停下來,精力旺盛得令人害怕。2006年夏天她去外麵上了老板心靈培訓課,過後突然知道孩子應該怎樣教育了,於是每個月都去聽,感覺特別快樂,跟誰講話都是課程語言,一套一套的,還拉別人去上。直到現在開始做事了,她在同學圈裏才變得低調。

跟其他幾個女學員一起,她們共同創立了“顯現幼兒園”項目,發起的原因很母性。有一天孩子回家尿褲子,一問才知道原來是他想去尿尿,但老師說還沒到尿的時間,沒憋住。除此之外,她發現幼兒園的小朋友要一起排隊喝水、玩耍、睡覺,就像一個集中營。於是第二天她就不讓孩子去了,接著開始在全國找合適的幼兒園,發現都不行,硬件倒是其次,很多幼兒園園長都回答不上來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最後她跑去問柏林禪寺的靜慧老和尚,和尚就在那裏笑,再問他人活著是為什麼,也是笑。最後靜慧說:“你把剛才問我的問題回去倒著想一下就行了。”後來她明白了要從生命的角度去談教育,要追尋活著的意義,於是把3年前第一次聊幼兒園事情時的筆記拿出來看,上麵寫著“教生命”,她才醒悟教育先要理解生命是什麼。

在她看來,現在教育注重腦袋,但在幼兒期間,靈性是最重要的,小孩是用身心去感受世界的,隻不過最後被各種概念和世俗的東西泯滅了。其實任何人都不能教給孩子什麼,教得越多,孩子泯滅得越快。

她曾看過一個故事,一個孩子問爸爸什麼是麥浪,爸爸什麼都沒說,有天開車帶他去到秋日的農田裏,下車指著隨風舞動的金色田野,跟孩子說,這就是麥浪。

這也是如今占地400畝、耗資1.5億的“顯現幼兒園”的教育理念。為了考察幼兒園,錢太去了不下20個國家,最後找到了德國的華德福教育,創辦者是魯道夫 史代納,老師是歌德,她認為華德福的教育理念跟她的想法不謀而合。接著選址選了9個月,確定了幼兒園的主要教學方法:讓孩子自己去體驗,直接進入,不用概念和言語去講,自我顯現。

園裏有動物養殖區和跑馬場,跑馬場的存在是為了恢複古代六藝。有梯田,自己種植農作物,最後自給自足。有光的實驗室,讓孩子自己去體驗。建築占地麵積很小,大部分都是綠地。初期打算招600個孩子,20個孩子一個班,每班3個老師。幼兒園去年9月就開始招收老師,要求是純淨、有靈性、生命力強,文憑隻是次要條件。

一個剛畢業就成為家庭主婦、連生3個孩子的母親為了幼兒園跑遍了政府各大部門,當她跟政府官員說自己要投資1.5個億在山溝裏建幼兒園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她在圈地。本來有條路要從幼兒園邊上過,為了這事她親自跑去說服書記,她說如果自己是開發房地產,那巴不得有條路,但幼兒園就是要清靜,不受外界幹擾,而且這個項目是有長遠社會效益的,書記聽了之後說:“你把這個幼兒園一定辦好,這也算是我的政績。”那是她跑項目以來,第一次得到政府的鼓勵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