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創業,就是對既有規則的反叛(1 / 3)

創業,就是對既有規則的反叛

管理

作者:Joe Robinson

時值炎夏,美國得州沃思堡,Abe Issa疲憊地沿通道走向郊區一個小區的前門,汗水順著他的脊背滑落。他對自己該以什麼樣的形象出現在雜誌上很有想法:“我不喜歡這張。”“那張不好。”“別浪費時間了。”——你還是自己選吧。

“每次被別人拒絕我都會覺得很難過。”Issa坦言。他5歲時,黎巴嫩內戰爆發,他和家人因而移民到了美國。上門推銷早已過時,而Issa不僅這麼做了,賣的東西更是匪夷所思:在堪稱石油和天然氣王國的得克薩斯州銷售非化石燃料能源解決方案。他名下的Global Efficient Energy公司可以為客戶提供泡沫保溫材料、HVAC暖通係統、LED燈具、太陽能產品等等。每100次電話營銷中都會有那麼三四次需要他說服對方好好算算這種高效的能源方案能夠節省多少錢。

2011 年,Issa用賣公寓的錢——1000美元——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很多人都跟我說自己有房子的人絕不會願意從一個既查不到曆史業績也沒有擔保人,更沒有辦公室和員工的不速之客手裏購買能源管理產品。我的朋友們、業務夥伴和投資人都這麼說。”

但他並沒有因為這些反對的聲音而動搖。所有的創業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他們關心的不是產品的現在,而是它的未來。對於自有房產的人來說,能源耗費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筆主要支出,如果能設法降低這部分成本,將會帶來極大的價值。沒有人不願意省錢。

Issa將每一次上門被拒的沮喪化為動力,繼續奔波於街道上,直到夜裏9點才回家。為了提高可信度,他會在上門時拿出幾張照片,拍的是他給一大群員工訓話的場景。他耍了一個小花招,訓話確有其事,但內容和他現在賣的產品可一點關係都沒有。照片裏拍到的是一家房地產公司,而且早就已經倒閉了。光看照片會讓客戶覺得他有一大群屬下為他工作。這麼幹確實不太誠實,但Issa相信自己會讓客戶滿意的。

在試圖扭轉不利局麵時,想對遊戲規則做點小小的曲解倒也在情理之中。為了求得一席之地,創業者們多少都會使點小手段,至少要讓自己的生意“看上去很美”。換句話說,他們必須打破既有規則——就創業來說,這是最重要的一點。麵對行業現狀,一家家新企業要做的就是改變、推翻、破壞。

KAI適應者-創新者問卷可以對個體解決問題的風格和創新力進行大致評估,問卷設計者、心理 學家Michael Kirton證實:“適應者”的特點是隨遇而安,比較適合在公司上班 ;而擁有濃鬱創新氣質的創業者們更傾向於“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ROK Presso(咖啡)

一 項由Zhen Zhang和Richard Arvey聯合進行的研究顯示,青春期階段適度的叛逆行為是一個人具備創新精神的標誌。稍微搜索一下網絡就能查到,比爾·蓋茨十幾歲時就曾因違反交規超速駕駛而接受處理。

“我一直都是個樂於打破規則、不按常理出牌的人。”眾包家裝網站NousDecor創始人CEOHeather Gillette這樣評價自己。高中就輟學的她曾多次離家出走,半夜開著祖父的車到離家很遠的地方兜風。她的父母隻好把車子的分電器蓋拆下來,斷了她偷跑的可能。

後來,Gillette進入剛成立的YouTube,主管內容審查、版權和用戶支持工作。再後來,她開始自己創業——邀請陌生人幫用戶裝修。

這支創業“反抗軍”敢想敢為,不講究論資排輩。他們砸不起大錢也沒有時間可以浪費,更沒有律師團為他們助陣,他們做不到彬彬有禮地等待出頭的機會。Airbnb和Uber的創始人不會說:“等等,旅館/出租行業可能不太喜歡咱們的做法,還是別幹了。”他們選擇做了再說。盡管這樣的選擇導致這兩家公司至今還要麵對法律訴訟和行業的不滿,但身價數十億美元的它們已經成了無法隨意抹殺的存在。

不是所有創業者都有過不甚光彩的過去,但對他們來說,擺脫既有秩序的束縛是必備的素質(當然這並不是讓他們言行粗魯或一定要表現得很開朗,也並不意味著他們一定要利益至上)。就拿 Issa來說,他挑戰了21世紀冷冰冰的電話營銷模式,也打破了家用采暖或太陽能設備隻能單獨出售,全套解決方案必定無人問津的傳統認知。“都說現在的人太多疑,層出不窮的騙局讓我們心力交瘁,但其實並不是這樣。”Issa說道。他相信自己2015年的訂單總額一定可以達到6000萬美元。

Lapizta(腕表)

灰色地帶和那些壞主意

新創企業要麵對的約束有很多種。成文法律法規要遵守,社會公序良俗不能破壞,五花八門的地方風俗習慣也要尊重。那些白紙黑字的規定擁有最強的製約力。YouTube為侵權MV付出了代價,Napster的文件分享服務和Aereo的網絡電視服務則因敗訴而徹底告吹。

幸好,大部分規則都還沒變成僵硬的刑法典條文。創業者們的某些行為算不上違法,隻是遊走在法律監管的灰色地帶,比如向投資方過分示好,假借名人效應自抬身價,或是誇大產品規格及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