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絡客 讓視頻監控真正有作為
投資開店
作者:金豔璐
悠絡客創始人沈修平一直強調,悠絡客是一家互聯網公司,而不是一家安防公司。2008年,在一位外資企業朋友的啟發下,沈修平接下了一個看似容易,實際上卻讓他曆經曲折的項目:通過視頻監控,在美國看到中國大陸工廠的生產狀況。
自從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後,智能安防、智能視頻順勢進入快速發展時期,瑞典Axis網絡通訊公司、美國VERINT公司等大量歐美IT企業進入該市場。其應用場景逐漸從公共安防走向店鋪管理與家庭。而中國在智能安防領域起步較晚,沈修平表示:“當初我們進入這個市場的時候,國內還是一片大藍海。”
智能視頻監控:從設想到真幹
“遠程監控質量不好,我第一個想到了帶寬的問題。”沈修平稱。事實證明,沈修平當時想得確實簡單了。由於當時大多數攝像機屬於模擬攝像機,采用隔行掃描的做法,由不同時刻的奇場和偶場畫麵組合成一個畫麵,因此畫麵中的運動物體容易產生鋸齒和閃爍現象。為了消滅鋸齒現象,必須通過軟件來進行反交錯圖像處理,這樣一來,鋸齒確實消除了,可畫麵質量也會同時下降。
總體來說,智能視頻雲監控有四大技術難點。第一,硬件方案複雜,影響條件太多,難以定位問題;監控硬件繁多,無法集中管理及智能化自動分析。第二,設備多樣,NVR/DVR的質量不可控,視頻數據經常丟失;有時無法得知硬件是否在線,也無法發揮作用。第三,用戶環境複雜,共享網絡閑置,視頻化、數據化管理功能缺失。第四,運營商限製,大小運營商出口視頻跨地域無法查看。
沈修平表示,麵對這樣的視頻行業現狀,要解決的不僅有硬件問題,還有軟件問題,這是一個非常浩大的工程。第一次創業失敗了,視頻連接的效果與質量不盡如人意,沈修平打算重振旗鼓,於是開始了第二次創業,創辦了悠絡客。
2014年3月,悠絡客拿到了KPCB中國2500萬元的A輪投資。“KPCB在美國也投過類似的項目,他們能理解悠絡客在做什麼,要做什麼,也算在華投了一個對標品。”2015年9月,悠絡客完成近億元的B輪融資,東方富海領投,用友幸福投資和理成基金跟投。
而突破產品技術難題,讓悠絡客整整花了三年有餘,最終完成了“安防管理+店員管理+客戶分析+巡店管理”的運營模式,通過雲開放技術平台和視頻大數據,提高了商戶的管理效能和營業業績。最終,悠絡客實現了硬件平台的連通率達96%,高於行業水平28%;而容錯率降低到了4%,相比行業水平降低了82.6%。沈修平認為,之所以花了大量時間在產品研發和突破上,一方麵是因為行業水平確實處於較為低下的水平,可提升空間較高,而另外一方麵也是因為專業人才供給不足。
“互聯網人士不懂安防,安防人士不懂互聯網,這個很麻煩。如果想顛覆這個行業、改變非互聯網思想,隻有從互聯網的角度去改變他們,無形當中,互聯網人才就慢慢召集起來了。”
從安防走向智能管理
2008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工廠代工優勢、廉價勞動力優勢受到衝擊。“那時候,大量的工廠開始尋求出路自保,我們最早的產品也是針對工廠視頻監控推出的。”沈修平表示。2008年的金融海嘯衝擊了中國的人口紅利,即僅僅以低廉的代工成本獲取價值。“我們看到這波衝擊以後,認為原始的人工費已經不足以維持GDP的長期發展,必須提高工廠、企業的管理效力,而智能視頻監控就可以助工廠一臂之力。”由於智能視頻監控對於傳統工廠而言還是一個較為新穎的產品和技術,沈修平坦言,“讓他們使用,總是有種差一口氣的感覺”。機緣巧合下,悠絡客把目光轉到了連鎖企業身上。
BreadTalk麵包新語是悠絡客的早期客戶,沈修平至今還記得當年自己做“推銷員”的場景:“當初我親自跑客戶,向他們推廣我們的產品,推廣可視化管理的理念。”沈修平提出,要給企業試用悠絡客的產品,從一個連鎖店鋪開始。“我的理念就是,智能安防、智能監控,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購買一個攝像頭而已,而是把這些數據管理並使用起來,取代傳統的巡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