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基於雲會計的生產製造企業成本控製
大數據、雲會計應用係列文章(8)
作者:程平 張盧
【摘 要】 在分析大數據時代雲會計對生產製造企業成本的控製體係、關鍵控製點、成本計算周期等方麵影響的基礎上,基於大數據和雲會計技術,構建了一個覆蓋采購、物流、庫存管理、生產和銷售等企業價值鏈關鍵環節的成本控製框架模型,並具體闡述了大數據和雲會計在這些關鍵環節中的應用,期望為生產製造企業的成本控製提供一種新的思路。
【關鍵詞】 大數據; 雲會計; 生產製造企業; 成本控製
中圖分類號:F232;C9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5)16-0133-04
一、引言
全球經濟一體化使得生產製造企業麵臨的國內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是否能夠有效地實施成本控製已關係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雲會計作為一種高效率、低成本、易更新維護、易與外部信息係統協同的會計信息化模式,能夠為大數據時代下的企業成本控製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基於雲會計平台,對生產製造企業各部門的相關數據進行采集、處理、整合、分析和共享,為企業管理層提供更加準確、及時和全麵的信息,幫助企業更加科學、合理的控製成本。
成本控製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起著關鍵作用。近年來,學者們試圖從不同角度對企業成本控製進行研究。劉遠等(2015)借鑒質量功能展開,設計了一類針對複雜產品的新型成本控製屋模型,在分析其基本組成模塊內在聯係的基礎上,建立了多目標優化模型以達到對企業成本的最優控製。孟凡生等(2011)針對企業生產成本控製情報係統的現狀進行了分析,構建了基於“基準”和“樣板”的雙重標準生產成本控製情報係統,並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動態優化企業成本控製標準,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王曉豔等(2012)以藥業企業為例,探討了ABC在企業成本核算中的基本原理,並依據企業的具體特點、生產流程和運作模式,構建了基於作業成本法的企業成本控製模型。
綜觀上述文獻,學者們大多從成本控製的優化、控製流程和模式等方麵去研究,而從大數據、雲會計等信息技術角度去思考企業的成本控製模式和方法的文獻還相對比較匱乏。實際上,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得雲會計和物聯網技術在企業財務數據和非財務數據的獲取、處理、分析和應用等方麵具有很大的優勢。鑒於此,本文在分析大數據時代雲會計對生產製造企業成本控製影響的基礎上,融合大數據、雲會計技術於生產製造企業的成本控製應用,構建了一個大數據時代基於雲會計的生產製造企業成本控製框架模型,並闡述了該模型在生產製造企業原材料采購、物流、庫存管理、生產和銷售等企業價值鏈關鍵環節中的具體應用。
二、大數據時代雲會計對生產製造企業成本控製的影響
大數據時代,雲會計不僅可以滿足生產製造企業對於會計信息化建設低成本、高效率、信息方便獲取的需求,而且對企業成本控製體係、關鍵成本控製點和成本計算周期等方麵有著較大的影響。
(一) 雲會計可以完善企業成本控製體係
大數據時代,依托物聯網和互聯網,企業生產經營的很多環節可以形成一個整體,其價值鏈上的采購、物流、庫存、生產和銷售等核心環節的財務數據及非財務數據被采集至企業的雲會計平台,並存儲到分布式文件係統(HDFS)、非關係型數據庫(NoSQL)中,或者形成各種格式的文件。通過雲會計平台上的ODS、DW/DM、OLAP等數據分析與數據挖掘技術提取與企業成本控製相關的數據,並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為企業成本的計劃、控製和反饋提供數據支撐,以優化企業成本控製體係。在企業成本發生前,預先通過對各部門、各環節曆史成本資料的分析和研究,並借助大數據技術對各環節的成本發生額進行測算,得到企業在正常生產條件下的標準成本,形成企業的標準成本數據庫,以此作為各部門成本控製的目標及衡量實際超支或節約的標準,從而實現成本的事前控製。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通過將生產過程中的實際耗費與雲會計平台上的標準成本進行比對,揭示兩者之間的差異所在,分析其原因,並及時采取措施加以改進,對企業成本進行事中控製。在企業產品的每個生產周期,借助雲會計平台自動核算總體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如有差異,分析其產生原因,查明責任歸屬,進而製定相應的改進措施,避免超額成本的再次發生,為下期的企業成本控製優化指明改進方向,以達到對企業成本的事後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