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聖誕節前夕,因發明世界名槍AK-47而聞名的“世界槍王”卡拉什尼科夫病逝,享年94歲。他畢生奉獻給輕武器事業,保守估計他研製的槍械產量超過1億支,武裝了100多個國家的軍隊。用俄知名社會活動家尼基塔·彼得羅夫的話來形容:“索爾仁尼琴是俄羅斯的良心,而卡拉什尼科夫則是俄羅斯的拳頭。”這位世紀老人經曆了二戰、冷戰和蘇聯解體等重大曆史階段,值得一提的是,卡拉什尼科夫還與中國有一段複雜的往事,至今都鮮為人知。
AK-47誕生的傳奇經曆
1919年11月10日,卡拉什尼科夫出生在中亞阿爾泰草原小村庫裏亞,童年時期就喜歡別出心裁搞點小發明。1938年秋,他應征入伍成為一名蘇聯紅軍。卡拉什尼科夫涉足槍械製造領域,始於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當年9月的布良斯克戰役中,卡拉什尼科夫身負重傷,被送到後方治療。在醫院裏,他不斷聽到負傷戰友對本國武器的抱怨,最突出的就是為什麼紅軍戰士不能擁有像納粹一樣的連發自動槍(即衝鋒槍),於是他開始在腦中勾勒AK—47雛形。
1946年,蘇聯國家武器評審委員會(GRAU)舉行自動步槍招標,卡拉什尼科夫就以之前開發的自動卡賓槍為基礎,推出AK-46(即1946年式自動步槍)樣槍送到國家靶場選型試驗。經過嚴格評審,評委們一致認為AK-46是最佳的選擇。1947年,28歲的卡拉什尼科夫完成47年版自動步槍的設計,很快這款武器被縮寫為“AK-47”,並被蘇聯武裝力量批準入役。1949年,AK-47被定為蘇軍製式裝備,這就是AK-47步槍傳奇的開始。卡拉什尼科夫也拿到眾人羨慕的斯大林獎金,一共是15萬盧布,這在當時算得上是一筆巨款。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蘇聯向友好國家和第三世界解放組織輸出卡拉什尼科夫係列槍支,並在多場局部戰爭中打出威名。像在越南戰爭期間,美國大兵麵對用AK-47武裝起來的越共遊擊隊員大傷腦筋,即便是投入最先進的M16步槍也無濟於事,不少被越南人打死的美軍手中還攥著拆了一半的M16,這顯然是在遭受襲擊時,他們正拚命弄清楚自己的步槍為什麼不開火。
珍寶島戰役,槍王哭了
卡拉什尼科夫為蘇聯國防工業工作了半個多世紀,可是1991年蘇聯解體前後所帶來的陣痛也波及這位功勳卓著的武器設計師。據身邊的人士回憶,那些歲月裏,卡拉什尼科夫的所有積蓄因為盧布貶值、通貨膨脹而變得一文不值。在那段艱難的歲月裏,卡拉什尼科夫最重要的出訪活動無疑是去了美國和中國。在美國,他遇到M16步槍的設計師尤金·斯通納,感受到“資本主義知識產權的美妙”,用卡拉什尼科夫之子維克多的話說:“斯通納可以從每一支生產出來的M16步槍抽取專利費,可以富裕到開私人飛機去度假,但父親並不羨慕他的錢財,在他眼裏,人生中最重要的就是勞動、勞動,再勞動。”至於中國,卡拉什尼科夫的感受非常複雜,因為他曾經發過誓不見中國人。
情況是這樣的,上世紀50年代中蘇處於蜜月期,采訪過卡拉什尼科夫的俄羅斯記者曾轉述說,當時蘇聯無償向中國轉讓了AK-47突擊步槍的生產專利。然而60年代中蘇關係急劇惡化,1969年3月發生的珍寶島衝突讓世界為之震驚,其中也包括卡拉什尼科夫,他在接受本國媒體采訪時說過:“信不信由你,我曾發誓不去中國,因為在達曼斯基島(即珍寶島)衝突中,我從蘇聯內務部拍攝的新聞片上看到中國士兵如何用AK-47步槍掃射蘇聯士兵,看到那一幕,我哭了。”客觀而言,如果卡拉什尼科夫知道珍寶島事件是由蘇聯邊防軍挑釁引起的,他也許會換一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