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養老保險檔案規範化管理(2 / 2)

第一,加快職工養老保險檔案管理的現代化,改變陳舊落後的管理方式與手段。僅秦皇島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職工已達12.21萬人,傳統檔案管理和紙質目錄檢查根本無法滿足檔案管理和事業發展需要,所以職工養老保險檔案管理現代化,是適應時代需求,發展職工養老保險業務的必然要求。要克服資金緊張的困難,采取多渠道籌集資金,多種措施並舉的辦法,“軟”、“硬”件一起上,上下一起動。在全省甚至全國範圍內統一構建安全、高速網絡,開發結構合理、功能齊全、界麵友好的應用軟件,實現省內信息、數據共享,以適應當前參保人員流動性大,異地辦理業務量不斷增加的實際情況。

第二,加強對職工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工作的宣傳,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由於職工養老保險工作曆史較短,檔案管理工作開展時間更短,並且需要職工退休以後才能顯現作用,加之過去宣傳力度不夠,很多人對養老保險的有關規定和具體業務不太了解,職工養老保險檔案的作用知之更少,還沒有引起廣大職工的關注。在職職工養老保險檔案資料和個人基本信息的收集填寫中,有的不認真填寫,有的甚至長時間放在自己手中保管等等。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使人們認識到養老保險檔案與每個參保職工利益密切相關,不僅關係自身的老有所養,也關係整個保險事業的發展和管理水平。加強職工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工作,僅靠養老保險經辦機構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有關部門的支持,需要參保職工和各單位的密切配合。

第三,加強職工養老保險檔案的開發利用,發揮服務職工和社會事業的效能。在職工養老保險檔案信息的開發與利用工作中,應從目前單純為職工個人服務變為服務社會事業,從由隻為計算職工養老保險待遇到為保險事業的發展提供依據。如根據職工養老保險檔案,編製養老保險基金收支計劃,預測未來若幹年養老保險基金使用情況,為養老保險事業的發展提供前瞻性設想。根據職工養老保險檔案職工的基本情況,對若幹年參保人員享受待遇情況進行預測和計算,為調整職工離退休待遇提供依據等等。

第四,加強職工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工作研究,適應改革發展和保險事業的要求。職工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工作是一項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工作,必須根據其特點,按照與時俱進的要求,不斷加以改進、完善、提高和創新。隨著電子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等現代化手段的廣泛應用,職工養老保險檔案管理,也必須跟上時代的發展,用現代化管理的理論,加強對職工養老保險檔案管理方式與方法的研究,使職工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工作體現時代性和先進性,適應形勢發展和社會保險事業發展的要求。

(作者單位:秦皇島市機關事業養老保險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