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eo
“大牌雲集”表麵光鮮,實則虛假繁榮?
阿內爾卡、凱塔、雅庫布、德羅巴……從進入2012年開始,中超各俱樂部挑選外援的眼光就越來越高,而與之相對應的是,支票簿上所開出的數字也越來越大。現在看來,當年因轉會中超而引起不小轟動的孔卡已經著實不算什麼了,因為德羅巴、凱塔等歐洲頂級聯賽的超級球星都已經來了……中超還有什麼不可能發生?天曉得下一個駕臨中超的巨星會是誰!C羅?隻要薪水給得足夠,那也沒有什麼不可能!
但是,在一番“頂禮膜拜”之後,我們是否也應該冷靜地想一想,想一想我們的聯賽需要的真是這種大牌球星的堆砌嗎?這種靠高額薪金吸引大牌球星的做法或許可以讓俱樂部的實力在短時間內有一個大副度的提升,但是這樣的模式對於中國足球未來的發展又有多少促進作用呢?
現在的中超聯賽,可以說已經徹頭徹尾地成為了被外援所掌控的聯賽,截至本賽季中超第23輪,位居射手榜前列的球員中竟然沒有一名本土球員。作為進球最多的本土球員,王永珀共打進9球,這個數字比位居射手榜榜首的達納拉赫的進球數足足少了11個,而且這9粒進球中還有3粒是依靠點球打入的;排在其後的楊旭共打進7球,數據並不光鮮,但卻已經是本土前鋒中進球最多的了。可以說,外籍前鋒們已經牢牢地占據了中超各俱樂部的鋒線位置,而這導致的最直接後果就是中國國家隊在前鋒位置的選材顯得捉襟見肘。被很多人視作“中國當前第一中鋒”的郜林在恒大俱樂部中更多時候要為穆裏奇等外援創造機會,不知道這樣的情形到底是中超之幸還是中國足球之不幸?
放眼整個中超聯賽,不依賴外援的球隊已經少之又少,遼寧宏運和上海申鑫算得上是其中的“標兵”。囊中羞澀的遼寧球隊曆來都是靠本土球員打天下,本賽季麵對擁有諸多強力外援的對手們,他們的成績相比上賽季更是一落千丈;申鑫自2009年升級以來始終是中超的降級大熱門,雖然目前球隊中也有安東尼奧、查爾頓等還說得過去的外援,但還是難逃人們對其整體實力的看低。而其他球隊中,不說廣州恒大、江蘇舜天等占據積分榜前列的球隊,單說位居積分榜榜尾的河南建業和青島中能,也有卡通戈、內托、布魯諾這樣出色的外援。不可否認,優秀的外援多了,聯賽的整體質量和觀賞度也確實提高了,但是對於整個中國足球而言,這肯定還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