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及時性原則
責任成本管理體係的作用能否有效的發揮,關鍵就在於責任成本的信息是否能夠及時的傳遞到責任成本管理部門並且迅速的完成信息的反饋。因此,每個責任中心都應當按照要求,在工程實施的每一個階段根據成本費用的發生情況及時的將信息彙報給核算部門,確保階段性任務的順利完成。
5、責、權、利相結合原則
權、責、利相結合的原則是責任成本發揮作用的關鍵。責任成本設置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將成本進行細分,賦予每個責任中心一定的經濟責任,然而僅僅賦予責任是不夠的,隻有同時給予一定的權利,才可以促進責任中心更好的履行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同時,為了鼓勵責任成本更好的完成,根據責任成本的完成情況進行適當的獎賞,做到獎罰分明,這樣才可以充分調動各責任人在成本控製中的積極性。
三、施工企業責任成本的管理主要內容
1、建立項目責任成本組織機構
施工企業責任成本的管理是一個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一個動態管理,應當貫穿於項目施工過程的始終。在具體的管理過程當中,涉及到采購部、項目部、財務部等多個職能部門,因此,在整個責任成本管理過程中,應建立起由企業各級行政第一責任人總負責的專門機構來實施責任成本管理。
每個項目的經理是項目的總負責人,同時也是項目總責任成本的負責人,對整個項目的可控成本負責。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責任成本核算小組,主要應抓好兩方麵的工作:一方麵是建立章程,組織項目的主要領導人員討論設立《責任成本核算與考核細則》,使得責任成本在後續的實施過程當中有章可循,幫助財務部門等做好責任成本核算的後續工作。另一方麵,將責任成本進行細分,分解到每個責任組中。施工企業的每個項目組一般都會再進行細分為班組,把每個班組作為責任成本考核的主體。根據班組的人員構成、工作量與任務量合理的製定責任成本,再加之相應的激勵與考核機製,充分調動所有人員的積極性。但是僅僅依靠項目經理、財務部門以及責任成本組織機構是不夠的,綜合辦公室、責任成本管理部門等還要加強對全體員工的責任成本教育,從觀念上樹立起責任成本的意識。比如,通過牆板、廣播、知識競賽的形式普及責任成本的概念,大力表彰節約成本的先進事例,力求使得責任成本的觀念深入人心。隻有宣傳教育和責任成本組織機構結合在一起,才可以為責任成本管理充分發揮作用奠定良好的基礎。
2、責任預算的編製
項目責任成本預算是指各個項目責任中心在開工之前,根據以往的經驗同時結合同行業的標準,科學合理地製定出本施工項目完成一定工作量所要發生的成本水平。責任成本預算中製定出來的責任成本是各個責任中心生產中規定的最高責任成本限額。在項目結束時,企業將根據責任中心成本完成的情況來績效績效考評,確定相應的獎懲。而各個責任中心成本的製定是堅持“自下而上”原則,逐層編製。以材料價格、工人工資、項目組織等為依據,根據工程的工期進展測算形成最終的預算總額,再將製定完成的預算總額根據每個責任中心任務量的大小進行細分。
施工企業所編製的責任成本預算應當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進行現場考察之後根據實際的情況科學合理的編製責任成本;第二,製定的責任成本的標準應當采用定額成本法,定額成本的製定要有理有據,不可隨意編造;第三,企業製定的預算責任成本應當符合改項目的發展規劃,所涉及到的責任成本項目必須是施工過程中即將發生的,不可與施工過程無關;第四,對預算進行動態的管理。責任預算不可能一次性編製成功,由於一些不可見因素的存在和發生,責任預算總是處在不斷的動態調節當中,因此應當根據發生的情況進行及時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