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性質類似於事業單位,其生存和發展的最高準則應該是社會效益,以大眾的醫療健康為核心。但是,受市場經濟的全球化影響,醫院麵臨的競爭愈發激烈和資金壓力更加沉重,強大的經濟支撐是開展一切業務和服務事業的前提,所以經濟效益開始衝擊社會效益。過於關注經濟利益,可能會增加患者的求診成本,威脅到患者的健康安全;若是過於關注社會效益,醫院的服務成本過大,可能最後會因經濟實力不足而斷送醫院的前途。所以,財務管理目標定位、價值取向的明確,如何取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平衡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當前兩者的矛盾被激化的形勢下。
3、醫院的財務管控製度不完善,執行程度不高
財務控製是影響醫院財務管理經濟效益好壞的重要因素,是醫院資金使用效率高低的關鍵手段,有效、科學的財務管控製度是提高醫院經濟收益的途徑,是平衡是市場性和公益性的關鍵。但是,當前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製度尚需深入研究,比如存貨的管控方麵,由於醫院自身的經營預測不規範、不嚴格,在核算醫院藥品的存貨和進貨量時有可能偏離最優態,同時公立醫院的藥品銷售收入、利潤受醫保深化和範圍的擴大而降低不少。又如對於現金資金的管控上,資金的占有率過高,專項資金被挪用和擠占現象普遍,降低資金的使用效益。類似地,閑散資金和不合理的資金流動不容忽視,這些情況都嚴重威脅著醫院的高效運轉和經營,醫院管理者應予以高度重視,著力完善醫院的財務管控製度,改善當前的不良現象。
4、會計信息失真情況嚴重
堪稱日本“安然案”的奧林巴斯事件醜聞於2011年被披露,這場事件跨度長達20年之久的“假賬門”正是利用債務、壞賬轉移掩蓋巨額投資虧損,僅五名審計人員給公司就造成了84億日元的損失;還有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建華區中醫院院長劉麗華會計造假事件也曾轟動一時,北京嫣然天使兒童醫院被責令公開財務數據案件等;此類因財務造假被披露的事件暗示了當前醫院的會計信息質量應該受到質疑,失真現象嚴重。其一是由於財務管理人員的職業素養不過關,提供不真實的財務報表及財務信息;其二,醫院高層的幹涉,受利益牽製,迫使財務工作者造假;其三,醫院資金的財務監督力度不夠等。諸多緣由,使得醫院的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大大降低,失真內容逐漸蔓延。
三、提升公立醫院財務管理質量對策探析
1、完善財務管控製度,執行預算管理
(1)建立健全醫院財務管控製度,規範會計政策、核算方法,根據《會計準則》以及結合行業特點、業務實務等設置會計核算明細科目;嚴格執行醫院的規章辦法,細至日日清單,每筆賬目的來龍去脈都要清清楚楚,絕不含糊,會計報表的編製和信息的公開一定要真實、客觀,不能借故造假、虛報、掩蓋損失和利潤;借鑒西方會計管理成功模式,引入適合醫院本單位實情的理財新理念;崗位分工要明確,避免交叉崗位設置,財務主要負責人單人單崗,防止關聯一人兼職。
(2)醫院財務管理要重視經濟預測,執行預算管理。在做出投資、融資決策前,醫院管理者務必要高瞻遠矚,就項目的可行性作出評估,而財務人員要配合做好資金計劃、預算,參與經濟決策;同時執行預算計劃同時,要適時根據曆史收支數據和最新消息,審核計劃的合理性以及資金使用的有效性、項目開展進度和資金跟進效率,為進一步的工作做準備。在預算計劃的編製過程中,要注意計劃的靈活性,要保留一定的計劃彈性應對突發狀況,方便計劃的修正、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