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曆史遺留問題
在股份製改製的過程中,苗潤生麵對的另外一個重要挑戰,就是如何妥善解決企業的曆史遺留問題。
苗潤生認識到,由於改製時間緊,因此2010年的決算,將是解決大量曆史遺留問題的一個良好契機。為了“摸清家底”,在股份製改製初期,市政路橋對所有資產進行了審計和重新評估,並對控股公司的潛虧、潛盈進行了處理。並且,結合改製及2010年的決算審計,對年審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了調整。
相對於其他行業,建築行業具有明顯的占用資金多、資金回籠周期長的特點,因此,保障企業現金流、對資源進行合理科學的配置至關重要。“而企業CFO作為企業資源配置的核心,在此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苗潤生表示,作為企業CFO,應盡量將資源配置到能夠為企業帶來更多附加值或者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的地方去。
為了緩解企業對資金的饑渴,同時保障企業的現金流,市政路橋財務部門在苗潤生的帶領下,采取了一係列措施,來保障企業發展資金及時到位:
一、在融資方麵,在保證控股公司離退休人員資金、非經營性資產移交資金的條件下,合理、科學地配置資源,采用多種方式,在不新增貸款的條件下完成了短期融資券的續發工作,節約了利息支出(預算安排過橋貸款,通過對資金使用的合理安排,沒有使用過橋資金,節約了利息)同時,在2011年,控股公司的短期融資券到期之時,結合當時的金融形勢,成功發行了中期票據,為公司解決資金問題,同時通過談判得到了半年期貸款利率下浮10%的過橋資金,節約了利息。
二、2011年年初,為了解決控股公司大量應收賬款不能按時收回及主要業主資金困難的問題,苗潤生與路政局多次溝通,製定了產業鏈貸款的實施方案,盡管該方案由於銀行方麵的原因沒有能夠實施,但是前期的工作為控股公司2011年年底解決應收賬款的回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協助相關企業解決融資問題。2011年,有下屬集團被誤列入了政府融資平台,麵臨各家銀行停止貸款的問題,苗潤生與相關單位密切配合,將上述單位從政府融資平台中清出,保證了企業資金的供給。
四、深化資金扁平化管理,解決“存貸雙高”難題。對於市政路橋這樣的大型企業集團來說,“存貸雙高”是一直困擾企業的難題,2011年年底,在原有會計集中核算的基礎上,市政路橋開始著手建立資金管理平台,對各集團的資金實行統籌管理,同時建立了集中授信管理的程序,對下屬單位實行集中授信管理,資金管理平台的設立,不僅有利於集團總部及時、準確、有效地掌握集團總體資金狀況,有利於風險控製和正確決策,同時也有效避免了資源的浪費。
除此之外,苗潤生還格外重視信息化在財務管理中所起的作用。2011年9月,在大量曆史問題已得到解決、各集團的會計核算方法及流程已經得到統一的前提下,北京市政路橋控股公司開始實施會計核算的NC係統。據苗潤生介紹,在此之前,由於財務並沒有實現和業務完全對接,導致信息孤島出現。而在NC係統介入以後,通過“統一會計政策、統一基礎數據、統一財務係統與異構係統的數據接口、統一報表取數邏輯、統一關賬的時間點”,並在此基礎上,以財務管理業務為起點,輔助集團公司統一財務管理流程,乃至於業務管理的流程,最終實現了信息數據的“實時共享、數據透明”。此舉對提升集團企業的管理水平,做到適時集中賬務查詢、跨核算單位審批與預警、適時監控,消除集團之間的信息孤島有著莫大的益處。
談及未來,苗潤生坦言,其最擔心的主要有兩點:對於企業來說,是係統性風險的發生,特別是對基礎設施建設行業來說,整個行業的發展和國家經濟形勢緊密相關;而具體到財務方麵,則是企業的現金流問題,在當今中國經濟持續下行、資金環境並不寬鬆的背景下,這點要尤為注意。他認為,在企業變革的過程中,財務首先應該是風險的管理者,其後才是價值創造者。“企業CFO需要學會踩刹車,在企業出現危機的時候提供必要的製動。如果在企業麵臨問題、需要爬坡的時候再踩刹車,那就要出問題了。所以,這個時候財務要加上動力,通過數據的提供以及信息的掌握為企業做分析,通過分析指出將來發展的方向,讓企業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