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聽河內太守王匡道:“吾等今奉大義,必立盟主;眾聽約束,然後方可進兵!”
群雄以為然,曹操起身道:“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漢朝名相之裔,可為盟主。”
其餘人連聲稱是,連韓馥也抹不開麵子,隨便敷衍幾句。文遠偷眼看去,韓馥身後潘鳳滿眼怒意,若非麴義強拉著,早已暴起。
袁紹紹再三推辭,眾皆曰非本初不可,紹方應允。
劉岱命人連夜築台三層,次日,遍列五方旗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齊備,而後大軍列陣,鼓角齊鳴,請袁紹登壇。
十七路群雄整軍列陣,旌旗飄揚,人馬嘶喝,聲勢好不雄壯?門旗之下戰將百員,頂盔冠甲,個個威風凜凜,鬥誌昂揚。
沒錯,此時的文遠又激動了!
《三國演義》文遠前身看過無數遍,每次在電視裏看到這種場麵,文遠都忍不住頭皮發麻,血脈賁張!
不過電視中看到的終究隻是一幫群眾演員在那模仿,如何能有現在身臨其境時的感受真切,但見身邊旌旗如蓋,槍戟如林,成千上萬的戰馬嘶喝,數以萬計的士卒在耳邊大聲呼號,這種感受,比文遠前世的感受何止強烈出萬倍!
所以還沒過多久,文遠就已經激動地渾身顫抖,淚流滿麵了。事實上何止是文遠,任何一個心懷漢室的將士此時都無比激動,或許隻有文遠,是因為親身感受到如此雄渾的氣勢才心生感慨罷了。
尤其是文遠注意到自己右手幾十步外,一白麵長臂將軍也是滿臉淚水,左右二人,一個赤麵長須,蠶眉鳳眼,一個豹頭黑臉,須發賁張,煞是雄壯,文遠心神巨震,雖因為戴著頭盔看不到那招牌式的招風大耳,但文遠已確信,那白麵之人必定日後三分天下的劉備劉玄德了!
白麵將領似乎心思敏銳,很快感覺到有人再向自己張望。看見文遠不過是個年輕將領,卻儀表堂堂,不由收住眼淚,投來一抹淡淡的微笑。
文遠但覺那白麵將領笑容無比親切,讓人憑空生出親近之感,但文遠瞬間警覺,此人剛剛還一副慷慨激昂的摸樣,情緒調整何以如此之快,心中震駭之下,忙移回視線。
此時在眾人簇擁之下,袁紹整衣佩劍,慨然上壇,焚香祭天,然後捧出一張盟表來。
其盟曰:“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誌。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後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
讀完表章,袁紹抽出寶劍歃血盟誓,群雄或許是被盟約之慷慨之氣感染,一個個都涕泗橫流,鬥誌昂揚。
“興複漢室,誅殺董卓!”
“漢軍威武!”
歃血之後,袁紹下壇與群雄計議,因袁紹官卑,故自表車騎將軍,命袁術負責總督糧草,孫堅為先鋒,引本部兵馬攻打汜水關,大軍隨後起行。
當天,孫堅領本部兵馬拔寨往汜水關而去,文遠回到自家營帳,繼續操練新兵。
一千多正兵手握長槍,排成筆直整齊的方陣,每個人的身前插著一塊一人高的木牌,木牌上分別標著雙眼,心口、咽喉、小腹等處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