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千裏追襲(1 / 2)

兩戰兩敗,又屢中曹操計謀,到了此刻,袁術已經徹底失去與曹操爭鋒的念頭,此刻的他隻想著趕緊逃命,於是,袁術集合精銳部隊,出了東城門。

曹操圍城的兵馬隻有萬餘,隻不過一憑士氣,二憑巧妙分布而已。袁術從東城門突圍,曹操無論如何也抵擋不住,何況袁術是集中了手頭上所有精銳部隊一起殺出?

袁術率軍出城,由於此前傳來消息,荊州牧劉表已經出兵斷了他回南陽的歸路,他隻能往東南方向奔跑,馬不停蹄地一口氣撤退了一百五十餘裏,相繼渡過南濟水、汴水、睢水直達襄邑。

襄邑仍屬陳留,曹操本著送佛送到西的原則,見袁術狂奔逃逸,二話沒說,就一個字,追!

袁術想不倒連氣還沒喘平複,迅速如風的曹軍又追蹤而至。許多人的膽識便是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噓嚇,就是再膽大的人也免不了驚慌了。何況袁術是個色厲內荏之人呢,見曹操又追蹤而來,簡直被嚇破了膽。連忙又丟棄襄邑逃跑,跑入臨郡城池堅固的太壽城,高高掛起免戰牌。

由於一路倉促撤軍,後麵又有敵軍追蹤,連續兩百裏路的逃亡,大部分的袁軍已半途潰散了。最後到達太壽城的袁軍隻有不到兩萬殘兵敗卒。

相反追擊袁術的曹軍已經和曹仁率領的青州軍彙合,再加上一路收編俘虜,兵力已經接近七八萬眾!此消彼長,曹操軍已經絕對占優!

不過太壽城城牆堅固,前不久又才再補築,因而攻擊不易。袁術在此據守月餘,曹軍竟久攻不下。

雖然無法以強攻破城,還有其他法子可想的,曹操是何等人物?見這太壽城傍臨睢水,地勢又特別低。時值春末,上遊雪水融化,河水暴漲。正愁如何驅趕袁術的曹操見此情景,頓時心生一計……

第二日,曹操便派了上萬兵士大搖大擺的扛著鋤頭,刨子去睢水上遊,擔土運石,以截急流。

袁術見狀大驚,若這樣被大水淹城,豈不成了魚鱉?當即領兵突圍出城,渡睢水前往地勢稍高的寧陵。曹操又玩起了官兵抓賊的老套路,又率兵緊追上去。

曹操也隨後渡過睢水,直向寧陵城趕來,並在城下布置圍兵。袁術見狀,又再次棄寧陵而逃。

這一次,袁術不再存僥幸心理,他不但逃出了兗州地界,連親附於他的豫州都不敢進入。他被曹軍的追擊速度嚇壞了,絲毫也不考慮地渡過了長江,到達九江城,這才穩住三魂七魄,保住了性命。

就這樣,袁術由匡亭退到封丘,再逃往襄邑、太壽、寧陵,最後直入九江城。

袁術敗走九江,揚州剌史陳瑀拒術不納。袁術退保陰陵,集重兵於淮北,又攻打壽春。陳瑀畏懼,敗走下邳,袁術遂領揚州,兼稱徐州伯。

不久,李傕欲結袁術為外援,封術為左將軍,封陽翟侯,假節,督揚州。算是承認了袁術揚州刺史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