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文遠的答非所問,一幹人顯然不滿意,不過文遠畢竟是主公,主公問的話還是要回答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一幹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問了一圈都沒有什麼好的主意,看的文遠也隻能無奈歎息。
郭嘉來的雖然比沮授晚一些,不過對文遠的脾性更熟悉,見文遠失望歎息,心知治蝗必是緊要之事,便進言道:“主公,子曰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在場諸位雖然不懂得治蝗的方法,不過並不代表軍中或者民間沒人懂得這方麵的東西,主公何不張榜懸賞,但獻上治蝗妙策之人,確認其法可行之後予以重賞,那時還愁解不了主公信中憂慮?”
“奉孝此言大妙啊!我怎麼就沒想到呢?”郭嘉的話一語驚醒夢中人,文遠眼前一亮,撫掌大笑道:“就依奉孝之言,在各州郡貼出告示,若有能獻治蝗方法之人,隻要事後證實其方法可行有效,若願做官,可薦為屯田官吏,若不願做官的,秋收之後,重賞百金!”
解了心裏的一個疙瘩,文遠心裏壓力頓時一鬆,當即命人即日張榜公布出去。
兗州,甄城。州牧府中,曹操拿著手中的一圈告示,問道:“文若,張遼此舉究竟是何用意?”
告示一貼出,冀州上下議論紛紛,都不明白文遠此舉的用意。連鄰近州郡的曹操也疑惑不解,心道這張遼難不成是守墓守傻了?這好好的,怎麼突然想起求治蝗的方法,難道他有未卜先知的能耐,知道今年會有蝗災降臨?
“主公,彧也弄不清楚張遼此舉何意,不過我觀張遼這幾年來行事雖然天馬行空,不著痕跡,不過每推行一項舉措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此次出榜求治蝗之策,絕不會是隨意而為。”曹操身邊,一個俊逸儒雅的三十歲中年文士長身而立,正是潁川荀彧荀文若,此人自小被稱作有“王佐之才”,雖然加入曹操帳下隻有短短一年,如今被曹操依為左膀右臂。
荀彧侃侃而談,貌似對文遠相當熟悉,要說文遠擊敗袁紹之前不過區區一郡太守,雖然有一定的聲名,卻並沒有多引人注意,短短一年,文遠就反守為攻,敗袁紹、占青冀、收攏黃巾、黑山兩大流寇實力,這才聲勢如日中天,引起各方的注意。
荀彧對文遠的狀況如此熟悉,其實是有原因的。
荀彧當初離開袁紹時,其弟荀諶曾向他提起過張遼此人,他也曾暗中到巨鹿走訪了一陣,雖然沒有親眼見過張遼,但是巨鹿百姓生活安定、政治清明給荀彧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他沒想到洶洶亂世,竟然還會有如此一片繁榮土地,心動之下生出投靠之心。
可是經過一番細致了解巨鹿的施政策略之後,荀彧又猶豫了,他能感覺到張遼是全心全意為了廣大窮苦百姓,可是居於上層的豪族大家不假辭色,張遼出身寒門,又對百姓如此廣施恩惠,難不成是對漢室,對由一群世族精英把持的秩序有不軌動機?
荀彧也有自己的考慮,是潁川世族大家出身,親族有不少人在朝廷擔當重任,所以他一心維持朝廷正統,不能容忍有任何人心存顛覆漢室的野心,恰在此時曹操兩敗黑山,聲名大噪,比起張遼絲毫不遜,他便來到了曹操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