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承原是牛輔麾下部將,兵馬駐在河東。而楊奉曾和韓暹同為白波軍大帥,楊奉自知抵擋不住追兵,早早便派人往河東請韓暹發援兵前來救應,韓暹的兵馬正好與董承兵一同到達。如此三路兵前後夾攻,一起掩殺,把郭汜打得大敗,兵退二十裏遇上李傕的大軍方才停下。
而獻帝暫時逃過一劫,當晚於文武百官在弘農東北四十裏的東澗紮下。
此時天子臨時的行轅內。
小皇帝劉協坐立不安的來回走動著,不時被帳外的某些響動驚動失色,即便幾個內臣小心勸慰也不肯睡下。
“陛下,陛下您盡管放心睡吧,有楊將軍為我們擋住敵兵,料李郭二賊追不上咱們的?”
越是勸,劉協越是煩心,終於忍不住掀翻了麵前幾案上的金銀器皿,怒道:“你們不必蒙騙朕了,你們還當朕什麼都不懂嗎?楊奉雖勇,卻隻有千餘兵馬,如何擋得住郭汜的數千追騎?”
“陛下息怒啊,陛下乃當今天子,有天子祥瑞之氣庇佑,豈是那些奸邪所能侵襲的?”
漢獻帝氣衝衝打斷內侍的話,甩手又是一卷書簡費了出去,道:“什麼天子之氣?若真有什麼天子之氣,朕豈會淪落至這步田地?自登基以來,朕屢受奸臣賊子奇恥大辱,怎沒見有什麼祥瑞庇佑?”
正發怒中,帳外突然一陣人喊馬嘶聲由遠而近,緊接著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楊奉和另外幾員戎裝戰將滿身血跡的走入帳內。
劉協眉頭微皺,這大半夜的,楊奉腰懸利刃進入天子寢帳,這種沒規矩的感覺令劉協一陣反感。楊奉雖有大義,卻始終是草莽出身,這是劉協始終不喜歡的。
“臣董承(楊奉、韓暹)拜見陛下!”
“國丈,您如何會在此地?”
董承乃是靈帝之母董太後的侄子,又是漢獻帝新納妃妾董貴人的父親,見到老丈人董承,劉協頓時一陣驚喜,連對楊奉的不滿情緒也一掃而去。
董承慨然一拜道:“臣聞天子東歸,特領本部兵馬前來護駕,正遇上楊將軍、韓將軍與奸賊郭汜廝殺,一番廝殺,已將郭汜擊退!臣救駕來遲,還請陛下贖罪!”
劉協驚喜道:“郭汜退了?國丈有大功於國,大恩於朕,日後封賞,定不忘今日救駕之恩!”老丈人領兵前來護駕,而且還將緊追在後的郭汜擊退,劉協一陣大喜。對董承自然是百般讚許,竟不覺冷落了旁邊的楊奉和另外一人。
被冷落的楊奉在旁邊不樂意了,要知道可是靠著他的麵子,才請來韓暹萬餘白波軍,當下接過獻帝的話頭道:“陛下,今日大敗郭汜,雖是董國丈領千餘兵救助之功,河東白波帥韓暹萬餘義兵也出了大力。若無韓將軍仗義相助,隻怕今日我等今日難逃敗績。”
劉協也意識到有些冷落了旁人,“哦,哪位義士?快讓朕一見!”
楊奉肅手請出一人,正是韓暹。
“陛下盡管放心就是,有老子的白波義軍在,定保得陛下周全!”
隻見他舉止驕狂,粗莽的向獻帝拱手行了一禮,連跪都不跪。言語更是出格,惹得劉協、董承一陣皺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