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 江東之變(1 / 2)

此次征西,河北軍傷亡不少,各營的兵馬損失都需要補足,此外背井離鄉在外征了大半個念頭,戰將士們和文遠一樣思鄉的情緒也特別濃重,畢竟河北軍雖然驍銳,卻終歸是人而不是機器。是人就會有有疲倦懈怠的時候,依著文遠的打算,等軍士們回到鄴都,至少需要休整一段時間才能再次出征。

此時的函穀關,早已重新納入河北軍的控製之下,呂蒙、顏良在弘農大敗張繡之後,張繡立即命令這裏的守軍撤回宛城,洛陽至長安的道路終於貫通。文遠到了函穀關時,分兵駐守此處的文遠早就聞訊出關相迎,還領著文遠槍王溝子嶺上楊義等陣亡將士的的墳塚,祭奠亡靈。

溝子嶺一場大火,燒毀的軍糧輜重倒在其次,自副軍校尉楊義以下,燒死了河北軍上萬子弟兵!此後張繡派兵據住函穀關數月,許多人甚至已經找不到屍骨,被燒的連灰都不剩,趙雲重據函穀關後,隻能在此地修建一座大幕,以收殮祭奠陣亡士卒。

見了趙雲,文遠最迫切想知道的當然還是洛陽一帶的情形,要知道文遠把趙雲留在洛陽鎮守,任務可並不輕鬆。

河南尹緊鄰豫兗二州的陳留、潁川二郡,尤其是潁川的許昌,是曹操的大本營,是曹操不可能放棄的種種之重,趙雲率冀州軍團馳援洛陽之後,曹操也命曹仁加強了這一帶的防守。潁川、陳留二郡,屯駐了曹操數萬之眾!

就在文遠從關中返回的時候,曹操也已經掃平了後院的禍患。

建安四年三月,曹操在汝陽大破劉辟、龔都的汝南黃巾,斬首過萬,生俘兩萬餘眾,龔都被夏侯惇陣斬,劉辟死戰得脫,隻帶著數千殘兵敗將逃回老巢苟延殘喘!

同年四月,曹操揮師大舉攻入汝南,前後不過兩個時間,就掃平整個汝南!劉辟不敢與敵,引殘敗兵馬竄入淮泗,前往灊山一帶,投靠袁術曾經的手下雷薄、陳蘭。

而曹操在占據了汝南之後並沒有停下腳步,時隔兩年之後一舉攻入淮泗袁術的地盤!

其實此時淮泗說是袁術的地盤,已經名不副實了。仿佛是為了懲罰妄自稱帝的袁術,自袁術稱帝這一年開始,淮泗之地就連續兩年遭遇了史無前例的大旱災,旱災之後便是饑荒,加之袁術稱帝之後奢侈荒淫,橫征暴斂,百姓民不聊生,四處逃散!後來連部將陳蘭、雷薄棄他而去,落草為寇占據灊山四處劫掠。

曾經名噪一時的淮南袁術袁公路如今已經是日薄西山。甚至已經根本不用周邊的勢力攻打,袁術自己都隨時可能滅絕!有人探究袁術之所以苟延至今的原因,竟是周邊的曹操、孫策、劉備等人都不願意攻占此處,不願意接手淮泗這樣一個十室九空的爛攤子!這也不知道是袁術的幸運,還是悲哀!

進入建安四年,淮泗地區的生氣終於恢複了一些,曹操也終於決定將手伸到此處來,此前曹操一直和文遠對耗著,根本騰不出手來。擊敗汝南黃巾之後,聽說張遼還沒從關中回來,曹操就打算借文遠西征之際,一舉把淮泗之地拿下來!當文遠回兵趕到洛陽的時候,據探馬最新帶回的消息,袁術已經在壽春嘔血而死,曹兵幾乎兵不血刃就接受了整個淮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