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作者:鍾望
歲月的列車駛到了2011年新的驛站。
站在2011年新的站台上,我們感受到了中國老百姓對未來的期盼和呼喚——
在新的一年裏,老百姓期盼增加兜裏的鈔票。俗話說,錢不是萬能,可沒有錢萬萬不能。尤其是在如今物價高漲的年代裏,養老撫幼,衣食住行,柴米油鹽醬醋茶,哪一樣能離得開錢?因此,大家希望政府能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創造各種條件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擴大就業門路,保障職工收入,加強稅收調節,縮小收入差距。
在新的一年裏,老百姓期盼完善社會保障。老百姓說:如今沒有錢,不能花;有點錢,不敢花。為什麼?因為時下社會保障不完善,後顧之憂未解除。因此,大家希望政府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係,增加政府的社會性支出,在不久的將來實現貧困有人管,老弱有人養,看病不難,買藥不貴,上得起學,交得起費。
在新的一年裏,老百姓期盼理順各種資源價格。時代進步,社會發展,使老百姓與煤、電、氣、油、水等資源類產品的關係如同布帛菽粟一樣緊密相連,不可須臾而缺之。因此,大家希望政府將這些東西的價格從根本上理順,不能由著某些壟斷部門的性子來:大權在握,想漲就漲,隻漲不跌,宰你隨便。
在新的一年裏,老百姓期盼降低房產價格。從古到今,人們就主張居者有其屋;沒有房屋住,還像個家嗎?可如今,有錢人三套四套的房子囤著,缺錢人望房興歎,徒喚奈何。因此,大家希望政府加快完善符合國情的住房體製機製和政策體係,合理引導住房要求,同時強化各級政府職責,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加快棚戶區改造(不搞強迫拆遷),發展公共租賃住房,增加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給。
老百姓抱著這種期盼、發出這種呼喚是有道理的。媒體上不是一再宣傳,如今中國富強了,GDP已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了,外彙儲備達到幾萬個億了嗎?那為什麼就不能多花點錢在老百姓身上,讓老百姓的日子像芝麻開花節節高呢?
老百姓抱著這種期盼、發出這種呼喚是有背景的。2010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十七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十二五規劃”。權威人士認為,這個規劃將是中國發展的戰略拐點——如果說過去的30年推行改革開放實行的是“強國”戰略,那麼“十二五”以後將實行“富民”戰略,發展民生,讓老百姓在未來五年乃至以後把小日子過得更加紅紅火火。
老百姓抱著這種期盼、發出這種呼喚是有理由的。自從1921年中國開天辟地誕生了中國共產黨,中國老百姓便從近百年的風雨曆程中堅定了一個信念:共產黨“說得到,做得到”。共產黨成立之初就預言,要推翻一個舊世界,建立一個新中國。結果如何呢?1949年,一個光燦燦的新中國就屹立在世界東方。30年前,共產黨說要搞改革開放,把中國建設成世界經濟強國。結果如何呢?今日中國,空前強盛,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如今共產黨又說要在未來5年內讓老百姓更加富裕起來,老百姓照樣相信這個目標肯定會實現。怪不得五中全會後,環球輿情調查中心在京滬穗三地調查,結果顯示,有76.9%的受訪者對未來5年人民生活會變得更好充滿信心。三市的民意是中國的一個縮影,三市的調查結果代表了全國人民的心聲:隻要是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未來國強民富的目標就一定能夠達到。這是人民的期盼,也是2011年的希望。
古人作詩迎新春寫道:“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2011年的“新桃”就是“十二五規劃”。這個“新桃”掛在千家萬戶的門框上,肯定會招致祥光映屋,紫氣東來,預示著人們未來更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