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象
作者:阿麗
隨處可見的普通磚頭石塊,一經他的手,就變成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精美絕倫的“石頭畫”,身價堪比高檔藝術品,遠銷歐美和東南亞等幾十個國家。這位發明了18項製畫專利的“創業牛人”,能在各種材質上印製出照片和精美圖案,並憑借這一掘金利器,創造了億萬財富和一個龐大的“奇畫王國”。一個初中畢業的窮小子,是如何在石頭上書寫出人生傳奇的?
迷上奇畫,窮小子苦尋破譯“密碼”
鄧明善今年34歲,出生在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一個小山村。17歲時,他偷偷拿上姐姐100元錢離開了閉塞、貧瘠的家鄉,到廣東打拚。隻有初中文化的鄧明善在東莞當過建築小工、禮品廠學徒、印刷廠裁紙工……幾年下來飽嚐生活艱辛,卻看不到改變命運的曙光。
為了多賺些錢讓家人擺脫貧困,後來鄧明善果斷辭職,拿出1萬元積蓄接手了一家小複印店,除了打字複印做名片,還接一些噴繪寫真之類的廣告業務。2000年6月的一天,在拜訪一位客戶時,對方拿出兩幅畫,問鄧明善能不能批量製作?客戶說這畫是朋友從國外帶回來的,他想訂做一批。
看到這兩幅奇畫,小鄧立刻被吸引住了。因為它和那些靜態、平麵畫完全不同,不但具有真實的多空間立體感,畫上景物居然還會動,簡直奇妙無比!碧藍的大海波瀾起伏,兩條可愛的海豚逼真得震撼人心,感覺都快遊出畫麵來了;椰樹下那位白衣美女的長裙,竟然也在徐徐飄舞……用手一摸,這兩幅生動而又鮮活的畫麵,卻又都是平的。這次偶然的邂逅,讓21歲的鄧明善與“奇畫”結下了不解之緣,也奠定了他今後事業發展的方向。
雖然當時的鄧明善並不懂立體畫製作技術,但他想,自己不會做,別人總有會做的,於是就壯著膽子接下了訂單。但隨後他尋遍了東莞甚至整個廣東,都找不到一個製作廠家,人家根本沒有見過這種奇畫。“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鄧明善硬著頭皮接下的這單生意最終沒有做成,還賠了一筆違約金。但通過此事,他卻對這種先進技術產生了濃厚興趣。他覺得國內這項市場空白,蘊藏著巨大的商機,就決定去研究這種製畫技術。
小鄧學過印刷,搞過噴繪,拍過照片,但那都是平麵圖像,製作起來非常簡單。這種全景奇畫是怎麼做出來的呢?他去請教了一些專家和師傅,他們有的提供了很好的意見,有的一聽鄧明善是初中畢業生,卻要搞這種高端成像技術,對他嗤之以鼻,說專家都沒有做成的事情,你一個初中生去做,豈不是異想天開嗎?
鄧明善並不氣餒,他一方麵不厭其煩地四處找人請教,一方麵將國內現有的技術資料進行收集整理,並從上海花幾千元錢買了一套小型的相關設備,開始親手做試驗搞研究。那段時間,他做試驗產生的廢品就多達兩噸,整個人也瘦了一圈。眼看複印店每月的盈利都不夠鄧明善“糟蹋”的,女朋友急了:“你別不務正業了,這樣折騰下去,我們遲早得喝西北風去!”鄧明善笑著安慰她一番,每天依然泡在自己簡陋的“試驗室”裏,屢敗屢試,百折不撓。
2003年3月,鄧明善做實驗時不小心碰倒了一瓶硝酸,強腐蝕性的溶液飛濺到他的臉上……那種撕心裂肺的疼痛感令鄧明善永生難忘。結果他的臉部被嚴重燒傷,雖然經過緊急搶救,右邊臉還是留下了一大塊永遠的疤痕,並且右耳沒了,聽力大受影響,昔日俊朗的小夥子一下變得很醜陋。在別人的眼裏,此時的鄧明善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半麵人”。
慘遭毀容後,相戀3年的女友也離他而去,突如其來的打擊讓小鄧萬念俱灰。剛出院那兩個月,他整天把自己關在屋子裏,不敢出去見人,怕看到別人那種異樣的目光,甚至想到了死。那是他人生中最不堪回首的一段黑暗日子。
挑戰老外,國產“石頭畫”驚豔出爐
親情是一劑心靈的良藥。父親的白發和姐姐的眼淚,最終把鄧明善從絕望中喚醒。為了避開周圍的熟人,他離開東莞這個傷心之地,隻身來到北京。已經跌入人生穀底的鄧明善,反而更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他毅然選擇重操舊業。盡管全景畫給他帶來了傷害,但仍然支撐著他一路向前。
在北京身無分文,想要東山再起談何容易!好在鄧明善一向對朋友真誠慷慨,好人緣為他積累起了不錯的人脈關係。這時聽說鄧明善想繼續圓夢,幾個朋友紛紛出手相助,解了他的燃眉之急。籌集到了資金,鄧明善繼續研究製畫技術,由於已經有了先期的技術積累,他的研究很快進入了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