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風電場升壓站汙水處理設計探討(1 / 3)

風電場升壓站汙水處理設計探討

節能環保

作者:王震

摘要:隨著我國風電項目的快速建設與發展,特別是大規模風電場的逐年增多,風電場升壓站生活汙水處理問題也逐漸變得嚴重,我國水資源汙染日益嚴重,引起一係列相關問題,被社會高度重視。文章結合風電場升壓站生活汙水水質水量特點,分別對淨化沼氣池工藝、一體化生活汙水處理工藝、人工濕地汙水處理工藝、人工快速滲濾汙水處理工藝進行對比。文章簡要介紹了可用於風電場升壓站生活汙水處理的技術及治理經驗。

關鍵詞:風電場升壓站;汙水處理;淨化沼氣池;一體化生活汙水處理;人工濕地汙水處理

中圖分類號:TM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3)03-0096-04

隨著我國風電項目的快速建設與發展,特別是大規模風電場的逐年增多,風電場升壓站生活汙水處理問題也逐漸變得嚴重,我國水資源汙染日益嚴重,引發一係列相關問題,被社會高度重視。經過調查,在風電場建設及運行過程中,絕大多數風電場的生活汙水經過隔油池、化糞池的簡單處理後排放到自然環境中,汙染了周圍環境。隨著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深入,國家環境質量標準、排放標準的不斷完善,原有簡單的處理工藝已經無法滿足需要,所以要求對風電場升壓站生活汙水進行更進一步的處理。

1 處理工藝比較

對於風電場升壓站汙水處理工藝的選擇,需要考慮的主要因素有經濟承受能力的強弱、管理水平的高低、規劃對汙水處理程度的要求、占地麵積的大小、地形地勢條件、氣候條件、汙水排放的狀況、受納水體的狀況以及汙水的再利用水平等。目前,由於風電場地理位置相對較偏遠,不在區域市政汙水管網的覆蓋範圍內,致使風電場升壓站產生的生活汙水是直接排入江河湖泊等水體中,從而導致水體的大麵積汙染。根據風電場升壓站生活汙水排放的特點,結合現有技術水平,對升壓站生活汙水的汙水處理工藝的選擇,主要考慮技術可行、投資較少、出水水質穩定達標、易於管理、見效快的處理工藝。結合工程的建設經驗,對風電場升壓站生活汙水處理提出以下幾種工藝,即淨化沼氣池工藝、一體化生活汙水處理工藝、人工濕地汙水處理工藝和人工快速滲濾工藝等進行比較。

1.1 淨化沼氣池工藝

淨化沼氣池是一種小型的、分散式地對汙水進行處理的有效裝置,該工藝是在傳統的化糞池和沼氣池的基礎上,經過不斷地研發產生出來的,是一種采用厭氧消化和氧過濾相結合的處理工藝。淨化沼氣池由三部分基本結構組成,分別是預處理區域、前處理區域、後處理區域。生活汙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該工藝使大部分有機物在厭氧發酵反應後產生沼氣,經過發酵後的生活汙水再進入該工藝的兼性消化過濾池,生活汙水剩餘部分未分解的有機物在此階段將會進一步降解。在整個過程中,由於沉澱,剩餘的小部分有機質和產生的活性汙泥一同回流到厭氧發酵池內,可以提高厭氧發酵過程的處理效果,最終達到對生活汙水進行淨化處理的目的。該工藝具有投資少、運行工程中不需要能源消耗、管理簡單、產生清潔能源沼氣等優點。

淨化沼氣池工藝具有諸多優點的同時,也具有其相應的局限性,其局限性主要表現在:該工藝是以產生沼氣並加以利用為主要目的,由此導致處理後的出水水質差,同時也不能有效地去除生活汙水中的氮和磷,處理後的出水也不能再進行中水回用,因此不滿足汙水的達標排放要求。除此之外,該工藝隻有當冬季地下的水溫保持在5℃以上時,含有畜禽養殖廢水及種植廢水的處理效果才會較好。

1.2 一體化生活汙水處理工藝

一體化生活汙水處理工藝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興起、應用比較多的一種小型汙水處理工藝,該處理工藝以當代比較可靠、成熟的“A/O”二級生化處理工藝為主要組成部分,主要組成部分為:一次沉澱池、Ⅰ/Ⅱ級接觸氧化池、二次沉澱池、汙泥濃縮池,該工藝包括使生物降解氧化、汙水汙泥沉降、氧化消毒等先進工藝,而且具有投資較少、占地麵積少、出水水質穩定達標、汙泥產生量較少、抗衝擊能力強、易於操作、管理簡單等諸多優點。

一體化生活汙水處理工藝具有諸多優點的同時,也具有其相應的局限性,其局限性主要表現在:生活汙水處理量較小,如鼓風機、水泵等設備位於地下且與汙水接觸,導致設備易被腐蝕破壞,由於如鼓風機、水泵等設備的運行產生噪音較大,土建的施工技術要求相對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