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知足的心來生活

熱點閱讀

作者:九月

很多人認為,她可以有更好的生活,父親是優秀的飛機與遊艇的設計師兼製造者,母親是肖像畫家,出入家裏的客人,是愛默生、馬克·吐溫、愛因斯坦等當時極具代表性的人物。而在她看來,最好的生活,是在鄉下的農莊裏。

她的誌向堪稱遠大:開農場,養奶牛,為此,15歲就輟學,對務農的興趣也與日俱增。她堅定地認為:帶著自信朝著夢想前進,隻要努力實現自己想要的人生,總有一天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成功。

婚後,她說服丈夫搬到了雷丁農場,那是個缺水少電的老式農場,一切全靠人力。他們養了數量眾多的牛、鵝、鴨和雞。此時,她展露出卓越的繪畫才能,出版了第一本兒童繪本《南瓜月光》。

她很享受這種生活,在花園裏種滿了各種蔬菜和花草。她以古法製作麵包,用被爐火加熱過的熨鬥熨衣服,家人穿的衣服也是她用自家種的亞麻紡線織布,再親手裁剪縫製的。在她的悉心經營下,日子過得饒有趣味。她還是一個非常勤懇負責的母親,即使再忙也會騰出時間和孩子們一起玩耍,教他們應有的禮節,學習各種農活、家事。她親手做了許多栩栩如生的玩偶,並自創了一個“麻雀郵局”,讓孩子們通過這個郵局與玩偶通信。

她還想到更遙遠更偏僻的農村去,丈夫卻忍受不了簡樸艱難的農耕生活,1961年,在攜手度過了23年後,他們離婚了。對她而言,自力更生的田園生活是她很早以前就已選定的生活方式,繁重的農活、瑣碎的家務並不意味著負擔,而是人生價值的體現與興趣所在。粗礪的環境讓她變得越來越強壯,同時,為了撫養四個孩子,她更加努力地工作,10年畫了20本書,1971年出版的繪本《柯基村集市》讓她獲得了“女王終身成就獎”。

1971年,56歲的她終於遷居到了魂牽夢縈的佛蒙特荒野。在這裏,她真正由零開始,花了30年建造了屬於自己的19世紀風格的農莊。

她,就是塔莎·杜朵(美國著名生活藝術家、繪本作家)。“隻有年少時擁有年輕,是件可怕的事。”隨著年齡增長,塔莎更懂得用童心享受事物的樂趣。她建造了花園,薔薇、鬱金香、山茶花……7月,池塘裏遍布盛開的睡蓮,摘下一兩朵放進臉盆;院子裏隨處可見累累的果實,訪客到來,去采摘洋李、莓果還有裝滿圍裙的豆子;親手縫製的拚布襯裙陪伴她度過寒冬,觸摸手織布的紋理,無論哪一條線都能讓人感受到織布時指尖的溫暖;雪地裏,她最愛鳥兒的足跡,這對她而言如同精致的蕾絲花紋;擠完羊奶,回到屋裏抱著愛犬,感受它身上的暖意……“用知足的心來生活”,是塔莎用細微生活傳遞的意境。她老了,卻依然有撼動人心的美麗容顏,這來源於內心的豐饒。孩子們曾問她,你的一生肯定很辛苦吧?她回答,“完全不是那麼回事,我一直都以度假的心情度過每天、每分、每秒。”

塔莎始終把握自己的步調,由個體極致推展的美好生活,延伸出我們渴求簡單的避世藍圖。原來,時光可以優雅地老去,一切都可以這樣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