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一元北上,號稱三萬眾。”這個神交已久的名字終於擺在了唐無病的案頭,這位出身米脂的陝北巨寇蟄伏了足足一年才重新進入大明朝的軍情係統,隻是唐莊齊的情報係統更早地給出了提示。
唐無病心中不快,雖然情報送得及時,但來龍去脈一點也沒有提及,這位縱橫米脂兩年的巨寇是怎樣跑到南麵,又怎樣裹挾起三萬人馬的?因為今年的年份已經轉好了,連麥子都增產了一些,怎麼還能有這麼多人。無聲無息,又起來了,都說流寇是打不死的小強,這回唐無病相信了。
孝廉的思緒漫不經心地蔓延著,這一仗如何打對於他來說也談不上有沒有數,號稱三萬,充其量一萬人,真正能打的不過十一,就算給他增加一倍兩千人好了,又能如何,長峁團練從米脂開始打了兩場硬仗了,守得住,攻得陷,真沒把那些流寇放在眼裏。隻是眼下綏德的情形,還不是他說了算。
唐無病將情報卷起來塞到衣服裏,朝外麵招呼一聲,“來人,備馬。”
……
這是唐無病第二次見到李睿,知州大人坐在衙門正堂,唐無病垂手侍立一旁。李睿從震驚之中反應過來,緩緩擺了擺手,“將軍請坐。”
唐無病在一旁找了個椅子坐下來,說道:“神一元此番再度起事,來勢不小,裹挾三萬民眾不容小覷,這戰守之策還需早定。”
李睿緩緩點頭,隔了一會才道:“將軍麾下有多少人馬?”
唐無病道:“隻有一營人馬,五百老兵,五百新兵上不得大場麵。”隻有,一半新兵,唐無病的話無非就是告訴李睿此戰不好打。
李睿道:“還可以三百弓手堪用。”
唐無病嘿嘿一笑,“那三百弓手如何當得用,還不如我那五百新兵管用。”
李睿臉色有些不悅,但神情轉瞬即逝,問道:“戰守之事,本官不懂,還憑將軍斟酌。”
唐無病有些意外,這位態度對自己非常冷淡的文官,竟然主動放棄了戰爭的指揮權,讓他難以置信。唐無病連忙道:“大人,我還是聽你的。”
李睿搖搖頭道:“本官不是那種剛愎自用之徒,政事你不如我,兵事我不如你。我隻有一條,就是保我綏德境內百姓平安,玄安可能做到?”說罷目光炯炯地盯著唐無病。
唐無病的心突然顫動一下,李睿身材不高,英俊的臉上神情安詳,但話語之中存在的堅定,斬釘截鐵不容拒絕。
唐無病站起身一臉嚴肅抱拳行禮,“無病定當死戰保民。”
李睿臉上露出輕鬆的神態,身子往椅背上靠了靠,“本官可不希望玄安死了,你死了誰幫我禦敵。對於此戰玄安有什麼想法嗎?”
唐無病道:“如果僅僅保綏德那十分簡單,我調五百人入城,配合三百弓手,綏德當無恙。隻是大人要求保全境民眾平安,這個就不太好辦了。”
李睿眉頭輕皺,想了想道:“可是要餉要糧。”他以為唐無病如許多軍頭一樣,一到打仗就找官府要開拔餉,要安家銀。
唐無病連忙搖頭,“大人這是把無病看扁了。我綏德全境民眾三十萬,分布在方圓百裏範圍內,大小村落數百個,無病手中滿打滿算就一千人馬,保住全境恐怕困難。”本來以自己的實力,就算出境禦敵也是有把握的,但畢竟硬碰硬的買賣還是存在風險,不到萬不得已,他自然不想這樣幹。
李睿點點頭,“的確也是問題,那玄安可有更好的辦法?”
唐無病想了想道:“有個辦法,不如大人發布命令,官道沿途的百姓可暫時遷往綏德暫避,如此一來,我可以集中力量保衛綏德,而太邊遠的鄉村流寇應該侵擾不到。”
李睿想了想道:“這倒是個辦法,隻是要勞民傷財了。”
唐無病道:“跑點路總比被流寇侵擾強啊,這筆賬我想百姓們都會算吧。當初我們長峁就是為了逃避王嘉胤的侵擾,舉村轉進米脂,沒走的村子好幾個都被裹挾或者屠了,都沒人了。”
李睿想了良久,終於點點頭,“就這麼辦,我立刻行文用印,派衙役到四鄉召集。”
唐無病道:“大人雷厲風行行事果斷,唐某佩服。隻是還有幾件事需要提早準備,一個是糧食,這麼多人來需要一定的糧食,萬一流寇圍攻也需要有糧準備;其次是城中需要戒嚴,搜查外鄉人,謹防奸細混入;再次要集中郎中藥材做準備。”
李睿道:“這些都好辦,本官知道你有守備米脂的經驗,需要怎麼做你跟我說,本官會擇善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