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悲慘世界》在中國遇冷(1 / 1)

《悲慘世界》在中國遇冷

圈內

《悲慘世界》全球票房超4億美元,並收獲了觀眾無數掌聲與淚水。在第85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這部電影一舉摘得最佳女配角、最佳音響效果、最佳化妝3項大獎,但在中國上映後卻遭觀眾冷落。一部家喻戶曉的世界名著,一部新鮮出爐的奧斯卡獲獎影片,又有多位大牌明星加盟,為何仍然水土不服?

@胡海泉(知名音樂人,“羽泉”組合成員):

新版《悲慘世界》不是歌舞片,是人類良知的絕唱。最後一幕,巴黎公社的烈士們全體複活高唱戰歌,仿佛寓意著理想主義幻滅後的再生。這部電影在今天的中國沒有成為街頭巷尾的談資也不是壞事兒。看來“向下看”和“向上攀”之間還沒矛盾到撕破臉皮的地步。

@Favillae(網友):

電影《悲慘世界》裏的各種唱腔……真是不堪入耳啊……話說這些演員貌似都不以唱歌取勝,既然定位是拍的音樂劇電影,何必找他們來演,既然找他們來演,何必定要拍一部音樂劇電影,老實照著原著拍電影講故事不也挺好的麼,不明白……總之他們一開腔我就囧、大囧、狂囧……

@邊界_城市(福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民警):

《悲慘世界》在中國票房遇冷,實屬不理解。雖然不很懂得欣賞音樂劇,但美的東西總會引起共鳴。默默地流著淚,生活不易,堅持承諾和信仰不易,其實悲慘世界並不悲慘,人生百態,不分對錯,付出了愛可以得到心靈的慰藉與釋放,堅持自我的追求,這是否就是求仁得仁。

@成都日報:

《悲慘世界》票房不佳,一大原因在於觀眾無法接受“從頭唱到尾”的音樂劇形式,對於這種形式有些觀眾表示難以入戲,甚至有人反映“悲慘的劇情被他們一唱變成了笑點”。從該片票房分布可發現,該片隻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才有一定規模的觀眾群,票房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在二、三線城市不受待見。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對這類高雅音樂劇,有一定教育程度的觀眾才能欣賞。普通觀眾的欣賞障礙源於國產音樂劇電影長期空白。”

@爛片通緝令(網友):

IMDb解禁隻能說明一個問題:大家都已經受不了國產電影了,估計以後國產電影拍得不合格,會承擔一定責任,導演被封殺,演員被流放,從此永不被取用。

@畢成功(編劇):

IMDb上麵有中國水軍,專黑國人導演和主演的片子的排名,李安與張藝謀的很多佳作都被惡意刷分刷到了很低,毫無價值。

IMDb解禁

2013年3月6日,著名互聯網電影資料庫網站IMDb解禁了。IMDb於2010年1月被封禁,原因不詳。IMDb解禁後,眾網友歡呼雀躍,奔走相告,熱烈議論。

@艾瑪瑪vintage(網友):

對IMDb不能愛再多!解禁後果斷拋棄豆瓣和時光。

@周黎明(知名影評人):

IMDb被解禁自然是大好事,尤其對影迷而言,但它的電影評分絕算不上最有價值。因為參與打分的人太多,造成分數趨同,多數影片的分數在60-80分之間。假設一個有幾十萬人的學校,學生分數集中在60-80分,怎能看出哪些有才華哪些會留級呢?美國媒體幾乎從不引用IMDb分數,而用爛番茄和metacritic的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