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4》(第二版)課文內容的幾點思考(1 / 2)

對《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4》(第二版)課文內容的幾點思考

高教研究

作者:常笑

【摘要】《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作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已被各高等學校作為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教學的通用教材,其先進的教學理念、創新的教學內容和模式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然而,教材中的課文內容的選擇值得深思。本文試圖對《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4》(第二版)教材中的課文內容提出幾點思考。

【關鍵詞】新視野大學英語 讀寫教程 課文內容

一、《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的簡介

《新視野》是由上海交通大學鄭樹棠教授主編,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一部“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是一套融合現代信息技術的立體化大學英語教材,集聽、說、讀、寫、譯的練習於一體的教材叢書。該教材旨在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同時注重外語教學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其創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內容一直倍受青睞。其中,《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4》中的相關內容涵蓋了科學、道德、文化、信息等內容,具有一定的啟發性和前瞻性。

二、關於《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4》的思考

(一)關於文化觀。

《新視野4》的第二課《查理?卓別林》(Charlie Chaplin)中,作者主要介紹了卓別林的出身、卓別林的幾部作品以及作品產生的背景。文中的第七、八段,作者介紹卓別林的創作作品《流浪漢》和《凡爾杜先生》,其作品產生的原因是與他的婚姻史相關的。卓別林的婚姻一開始並不是成功的,根據資料顯示,卓別林有過四次婚姻,前三次都是失敗的,最後一次才讓他走進了幸福的生活。三次婚姻的失敗使卓別林陷入了矛盾的境界,一方麵渴望被愛,一方麵又害怕被背叛。他的作品《流浪漢》中介紹“流浪漢”始終沒有失去對賣花女的信心,相信賣花女正在等待著與自己共同走進夕陽之中,這部作品正是體現了卓別林渴望愛情。《凡爾杜先生》介紹了一個殺了妻子的法國人,成為了仇恨女人的象征,說明了卓別林的另外一種心境-害怕背叛。作者在作品中接著介紹了卓別林的伴侶,也就是卓別林的第四任妻子沃娜·奧尼爾·卓別林。54歲的卓別林跨越了37歲的年齡差距,迎娶了年僅17歲的沃娜·奧尼爾·卓別林。據分析,卓別林的前三任妻子都很年輕,年紀最大的也隻有21歲。作者在文中用兩個段落介紹了卓別林的作品和婚姻狀況,且卓別林的婚姻是很特別的。在中國,我們倡導的婚姻觀都是夫妻能夠白頭偕老,年齡差距不可太大。離婚三次,這在中國婚姻中,是極其為數不多的。很明顯,卓別林的婚姻狀況與中國傳統的婚姻觀是背道而馳的。筆者認為,卓別林的婚姻狀況將有礙中國學生的婚姻觀的樹立,有礙他們對未來婚姻對象的選擇標準的確立。《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中的文章大多數是有嚴重的美國化傾向,《查理卓別林》也不例外,都夾雜著濃厚的美國文化氣息。而美國文化的特點(包括美國式的時間觀念,美國人對於婚姻價值的探索等)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不同的。而當學生在學習美國文化時,一旦美國文化的價值觀念被中國學生接受,勢必會引發傳統中國文化價值觀與美國文化價值觀的衝突,甚至會嚴重的影響著中國學生的文化知識架構與文化價值取向。筆者認為,學習一門語言,了解其文化背景及其風俗是很必要的,但編者在選擇文章時,應該取其精華,取其糟粕,充分維護本民族的文化傳統。

(二)關於邏輯性。

司顯柱曾提到:“邏輯是關於思維的規律,而語言是思維表達的載體,二者密不可分”[1]。一篇文章寫得好不好,關鍵是看其邏輯性強不強,是否能夠引領讀者跟著原作者的思維讀完全文。在《新視野4》的第四課《電信革命》(Telecommunications Revolution)中,主要介紹了幾個國家在電信革命中取得的進步。文中第四、五段介紹了俄羅斯很早就開始使用了電信技術,然而現在(也就是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的國內電話係統是一堆生鏽的20世紀30年代的老古董,雖然俄羅斯已經開始鋪設光纖電纜,並製定了投入400億美元建設多項通信工程的戰略計劃,但由於經濟陷入低迷,暫時幾乎沒有資金著手解決最基本的問題。而第五段中作者介紹中國大陸計劃在未來10年對通信設備投入1,000億美元,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的落後成了一種有利因素,因為這一發展正好發生在新技術比銅線電纜係統更便宜的時候。筆者對於“中國的落後成了一種有利因素”的理解有異議。第一,俄羅斯經曆了電信發展的過程,在處理一些電信問題上經驗更加豐富,對於發展通信技術來說無疑是有利的,倘若電信發展過程中出現棘手問題,相信經驗豐富的俄羅斯也能淡然解決。第二,俄羅斯計劃投入400億美元建設通信工程,但缺乏資金,這並不代表未來十年俄羅斯無法籌到錢建設通信工程,不代表他們十年後的電信發展速度和程度會落後於十年後的中國。第三,俄羅斯已經開始鋪設光纖電纜,說明在通信技術上已經比中國先進了一步。因此,如果我們說中國跨越了電信發展的初級階段,可以以便宜的價格在未來10年鋪設光纖電纜,這種未經曆電信發展的初級階段的落後成了一種有利因素的說法未免很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