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語言經濟原則下的同素逆序詞簡析(1 / 2)

語言經濟原則下的同素逆序詞簡析

高教研究

作者:王桂榮

【摘要】本文從語言學的價值理論背景入手,介紹了該學科從誕生之日起就與價值理論緊密聯係、息息相關的曆史淵源,從同素逆序詞詞序的存在方式、存在動因看語言的經濟原則,最後根據語言經濟原則的研究現狀,對其未來的發展趨勢作出了大膽而謹慎的預測。

【關鍵詞】現代語言學 同素逆序詞 融合 學科交叉

人們在交際時總是力圖使用最少的語言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達盡量充分的信息,力求用最簡潔明了的語言來表達最複雜完整的意思,這些都充分體現了語言的經濟原則。

索緒爾被尊稱為現代語言學之父,他認為:語言的價值並不決定於心理實體和聲音實體,而是由關係決定的,“語言是形式而不是實體”。從這些論述中可以看出,索緒爾定義的語言的“價值”指的是語言事實在該語言中的意義,可以說“價值”取決於係統,取決於其周圍所圍繞的眾多語素,離開了係統,語言的“價值”便無從談起。索緒爾的語言價值理論為我們以後對語言的經濟原則的研究奠定了堅定的理論基礎,指出了明確的方向,告訴我們對語言的經濟研究並不是孤立的,不是對語言的某個語詞或語素進行的簡單的與其他條件毫無關係的研究,而是要把這種研究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下進行具體分析。了解到這一點,本文從語言的經濟原則的角度,論述漢語聯合式合成詞詞序的存在方式、存在動因與語言的經濟原則的關係。

一、語言經濟原則下的同素逆序詞的存在方式

同素逆序詞是一類特殊的合成詞,這類合成詞的兩個語素相互變換位置而變為另外一個新詞,兩個合成詞的意義或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或同中有異。

大量的同素逆序詞的廣泛使用似乎不符合經濟原則,但我們可以將大量存在並使用同素逆序詞的時期特點考慮進來。上古到中古處於由單音節詞向雙章節詞的過渡階段,那時由於人們對事物的認知模式尚未固定,詞序也處於不固定狀態,再加上在寫作詩文時要照顧到押韻、修辭等方麵的因素,人們大量而廣泛地使用這類詞語。從意義的發展演變上來看,聯合式同素逆序詞的詞序最終固定下來是遵循了語言的經濟原則,主要表現為以下三種情況:

(一)同素逆序詞AB式與BA式意思完全不同,如道知——知道、言語——語言等。這部分詞在現代漢語的書麵語和口語中都還大量使用著這是對語言的經濟原則進行的最完美的詮釋,最充分地體現了語言的經濟原則,是語言的經濟原則最為典型的體現。因為通過這樣的方式得到兩個新的詞彙,比起其他的方式來得更加省時省力。

(二)同素逆序詞AB式與BA式意思同中有異,比如:動勞——勞動、喜歡——歡喜等。這類同素逆序詞,二者存在細微的差別,這類詞多用於古代文學作品中,它們可以使語言的表達更加精準,但是缺點也是不容忽視的,那就是它們之間的差別太細微了以致於我們無從辨別。到了現代漢語中,這類同素逆序詞的AB式大部分遭到淘汰,我們在實際交際中多使用BA式。

(三)同素逆序詞AB式與BA式意思完全相同,大部分同素逆序詞均屬此類,如:凶吉——吉凶、講演——演講等。這類同素逆序詞兩個語素交換位置後詞義不發生改變,在語言的演化過程中,它們中的絕大多數淘汰了AB式,隻保留下BA式,但也有很小一部分AB式和BA式在現代漢語中互通互用,從這點來看,也是符合語言的經濟原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