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利用曆史課對學生進行自信心教育
教研探索
作者:曹振魚
【摘要】由於縣級高中學生基礎薄弱,尤其是在有些縣存在好幾所中學的情況下,一些未進入一中的學生便存在著深深的自卑感,這樣的心理對學生的成長是有害無益的,本文作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了從普高曆史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信心的幾條建議。
【關鍵詞】縣級高中 曆史教學 自信心
所謂的成功感教育,就是通過改善教育方式,使學生在多個方麵能夠獲得成功,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心理品質的不斷加強,從而在各個方麵獲得真正的成功。沒有進入縣級一中的學生在心理方麵多少存在著自卑感,這對於他們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高中的曆史教學是培養學生自信的良好途徑,尤其是通過其中的成功感教育更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
一、確立成功感教育理念
曆史記錄著人類社會發展的整個過程,雖然涵蓋了許多的坎坷和磨難,但是從整個過程來看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還是向前的,人的最高層次的需求也就是追尋進步和成功。而“成功感”的教育模式,是通過對教育模式的改進,能夠讓學生獲得不同的成功,逐漸完善其心理品質,成為學習中的佼佼者,從而為其踏上社會,成為社會的成功者奠定基本的素質和能力的準備。相對於重點中學來說,普通中學由於成績的原因上不了重點,而在心理上產生了濃重的自卑感,但是他們渴望進步和成功的意識也是相當強烈的。現在的教育體係必須以人為本,在成功學教育的同時要加於尊重,教育者必須以愛心作為成功教學的原動力,教育者必須發自內心的對學生關心、愛護,並且尊重和信任學生的能力。而這種愛心的能力會讓學生感受到被重視,學生便會更加的積極向上,從而在曆史的成功感教學中也能得到頗好的效果。創造一個有利的環境給學生們,激發他們成功的需求,讓每個學生在每天的學習中都能有所收獲和成就,從而使他們感到快樂,感到成功,而樹立自信心,成為一個精神豐富的人。
二、開展曆史活動課,創造體驗成功的機會
活動課是一個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施展才能,並在其中獲得情感體驗的一種很好的方式。曆史活動課是曆史課程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曆史教學的過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通過活動使之不斷地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生對學習和生活的自信心,為將來進一步適應社會的挑戰打好堅實的基礎。
成功是一種使人奮發向上的動力,能給人帶來無限的希望。當每個學生能夠看見自己的成功,看到自己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就能使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斷得到提高。因此,教育者必須給學生創造相關的機會,讓學生能夠不斷地體會到成功。例如,教師可以在上課時提出一些有層次難度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自身的思考回答出問題,來感受成功。當學生在曆史課堂上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時,他們也獲得了足夠的自信。自信是成功的結果,也促使著下一次的成功,因此成功的次數越多,學生獲得的自信心也會越多,這對於普遍缺乏自信心的普通高中生來說能帶來希望,成功始終是催人奮進的動力。隻有讓每一位學生看到自己在原有的基礎取得進步,體會成功,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不斷爭取成功的機會,創造成功的記錄。對於缺乏自信的學生來說,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