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大數據背景下的文化創意產業資源整合(1 / 2)

淺談大數據背景下的文化創意產業資源整合

理論研究

作者:王朋

【摘要】近年來文化創意產業在我國發展迅速,創意產業園區的興建如火如荼。然而各地創意產業園區定位不清、重複建設以及文化創意產業價值鏈不完整等問題已導致了文化創意產業資源的大量浪費。大數據作為物聯網、雲計算之後互聯網的最新發展,已被應用到很多行業中去。本文試圖基於大數據和文化創意產業資源的共性,從大數據的視角,為解決文化創意產業資源整合提供一些思路。

【關鍵詞】文化創意產業 大數據 產業鏈

一、引文

隨著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已成為當前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文化創意產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分支,產業融合度高,創新意識強,對於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具有重要作用。近幾年我國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迅速,大量創意產業園區的興建加快了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步伐。但文化創意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導致了文化創意資源的大量浪費。大數據技術作為互聯網的最新發展,已被應用到很多行業中去。本文試圖從大數據的視角,為解決文化創意產業資源整合提供一些思路。

二、文化創意產業資源整合中存在的問題

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文化強國,各地都在加大文化投入,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但文化創意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創意產業園區是當前各地發展創意產業的最佳模式,但很多產業園區定位不清,管理能力欠佳,園區的開發建設缺少綜合規劃和明確的產業發展方向,很多產業園區是借創意產業之名來進行寫字樓開發。創意產業的初衷就是要培育中小企業,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達到“百花齊放”的局麵,縱觀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曆程,中小企業在各種商業競爭之下喪失了最後的淨土。

與發達國家的文化創意產業相比,我國的創意產業還沒有形成完整高效的文化創意產業鏈。產業內各種資源的整合,使不同企業之間相互配合形成一定的產業鏈,才能為整個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

三、文化創意產業資源的“大數據化”

繼雲計算、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後,大數據成為信息和互聯網行業的研究熱點。大數據就是從各種結構化、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中,快速獲取有價值信息的能力。大數據有四個特點:一是數據總量大,目前大數據的最小單位一般被認為是TB數量級,;二是數據類型多,包括了結構化、非結構化和半結構化數據;三是數據的價值密度很低;四是數據產生和處理的速度非常快。

文化創意產業最顯著的特征是強調個人的創造力,這種創造力激發了新的產品和市場需求,衝破了傳統資源的硬約束,將各種資源轉化為資本經營。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是創意,即人的創造力,當創造力成為主導資源時,資源的內涵和外延得到了更廣更深的拓展,一座古樸落後的古城、一則簡單的民間傳說等均成為了有用的資源。

當人的創造力成為主導生產要素時,文化創意產業資源的來源和渠道擴寬了,資源的種類和數量變得異常龐大,而在眾多的資源中如何尋找有價值的信息以及如何充分實現人的創造力成了最為關鍵的環節,而大數據技術恰好滿足的以上的需求,大數據的核心就是從各種各樣的數據中快速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因此將大數據技術應用到文化創意產業資源的整合中既是基於二者本身的特性又是基於現實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