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開創全球化與本土化背景下軍事文化建設新局麵
理論研究
作者:王岩石
【摘要】軍事文化在國家安全中的功能日益增強。隨著文化產業、傳播理論與技術手段的進步,軍事文化除了教育自身的功能之外,還具有了安全事務與軍事競爭中的戰略功能與戰術功能。其作用已不能簡單的歸結為意識形態範疇,而已經具有了遏製、介入與控製的新特點。不僅對軍隊價值觀念、思想體係產生影響,而且對作戰方式、編製方式、戰鬥力生成方式產生了影響。因此,在推動軍事文化繁榮發展、構建先進軍事文化的過程中,要始終注意軍事文化的本土性,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關鍵詞】軍事文化 全球化 本土化
軍事文化中的文化自覺是一種在文化全球化與文化現代化挑戰麵前,對軍事文化現狀與發展的深刻理解與反思。所以,在推動先進軍事文化建設、尋求新時期軍事文化發展道路、促進先進軍事文化又好又快發展的過程中,就應著重把握文化全球化與文化本土化的關係。
中國正變得日益強大,人民軍隊已經成為維護國家利益的有力戰略支撐,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的重要力量。但是,要不斷推動中國先進軍事文化的繁榮發展,就必須篩選與創新中國傳統軍事文化,以自身優秀軍事文化抵禦西方軍事文化的侵蝕,消除西方軍事文化的種種內在缺陷。使之成為我軍優秀文化傳統的有益補充。以批判的態度繼承傳統軍事文化,以創新的思維改造傳統軍事文化,同時警惕“文化保守主義”思想,以文化自覺推動中國先進軍事文化的創新與發展。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日益深化,社會、安全、環境問題的全球一體化已經成為一種客觀現實,而文化全球化也必將成為一種現實。正如眾多研究者所指出,文化全球化並非一個價值判斷或者理論體係,而是一種事實判斷。文化全球化並不能簡單的判定為西方文化的全球擴張,不能簡單的判定為一種文化的“切爾諾貝利”。“這是基於科技理性淩越人文的基礎之上,物質性指向的生產力向人文領域滲透的又一表征,不僅形成曆史性意義上的文化割裂,而且在橫向的文化傳播上也給文化產業小國紛紛帶來災難。”
事實上,在其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更多的表現為一種各國文化不斷衝突與不斷融合的趨勢。各國文化聯係不斷緊密,交流日益頻繁,逐步在經濟、政治、安全、環境等問題上衍生出某些共識,從而形成全球意識。美國學者布熱津斯基就說:“歸根結底,控製人類共同命運的努力的成敗取決於具有極端重要意義的哲學和文化層麵,正是它形成了指導政治行為的重要觀念和思想。”
這種全球意識必然產生出特定的全球文化形態,而全球文化形態又必然對國家安全、戰略布局與國防建設產生巨大影響。與曆史經驗相比,全球化語境下的軍事文化發展,有著以下明顯特征:其一,全球化語境下的軍事文化,與經濟利益聯係愈加緊密。全球化形成的原始動力即為經濟發展的內在需要,突出表現為經濟聯係的緊密。文化、安全與經濟捆綁在一起,成為一種需要共同思考的對象。而文化事務、安全事務的最終結合點,就是軍事文化。經濟優勢帶來軍事優勢與文化優勢,也必然帶來軍事文化上的巨大優勢,從而產生軍事文化的霸權。其二,軍事文化的交流日益表現為軍事文化的輸出。發達國家憑借其經濟、技術、軍事上的優勢,將軍事文化向世界各地傳播,從而影響各國安全理念與國防建設。同時,對有悖於其利益的軍事理念,則通過軍事文化加以影響與阻止。從某種意義上說,全球化背景下的軍事文化交流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與軍工產品一樣的進出口關係。其三,軍事文化在國家安全中的功能日益增強。隨著文化產業、傳播理論與技術手段的進步,軍事文化除了教育自身的功能之外,還具有了安全事務與軍事競爭中的戰略功能與戰術功能。其作用已不能簡單的歸結為意識形態範疇,而已經具有了遏製、介入與控製的新特點。不僅對軍隊價值觀念、思想體係產生影響,而且對作戰方式、編製方式、戰鬥力生成方式產生了影響。因此,在推動軍事文化繁榮發展、構建先進軍事文化的過程中,要始終注意軍事文化的本土性,以我為主,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