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高校公務卡結算製度的思考(1 / 2)

關於高校公務卡結算製度的思考

理論研究

作者:熊夢倩

【摘要】公務卡在高校的推廣使用情況並不十分樂觀,廣大教職工對公務卡認知度不高,公務卡刷卡環境嚴重滯後等因素製約了公務卡的有效推廣。筆者根據自身實踐經驗,提出目前在公務卡結算中的問題和建議,以期能進一步提高公務卡的利用效率,充分發揮公務卡的監督職能。

【關鍵詞】高校 公務卡 結算

一、高校推行公務卡的意義

隨著高校辦學規模擴大,國家對高等教育的重視以及對教育投入的逐年增加,高校的資金流量與日俱增,特別是現金支付,其金額已經達到相當大的規模。大額的現金支付,對高校而言,不僅增大了財務風險,也容易誘發腐敗。在高校推行公務卡的意義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麵:

一是使公務結算清晰透明。通過刷卡結算增強資金使用透明度,可以有效杜絕公款消費中假發票報賬、虛開多報、私設小金庫等財務違法違規行為。同時,使用公務卡結算對於推進"三公經費"信息公開具有積極作用。

二是減少現金流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利用公務卡信用額度,無息使用流動貸款,減少資金占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三是簡化工作流程,提高報銷效率。將高校的現金財務管理和銀行卡結算方式相結合,簡化報銷流程,有利於財務人員審核公務活動的真實性,提高財務工作效率。

四是規範預算單位資金使用。公務卡消費的信息全部都記載於國庫支付係統中,財政部門可以運用信息網絡係統對公務卡使用情況和預算執行情況實時監控,及時發現支付過程中的問題和疑點,進而有效防止資金被截留和挪用,促進預算單位規範使用財政資金。

二、目前公務卡在高校中推行存在的阻礙

公務卡是政府為加強財政預算單位資金管理而推出的一種新型支付工具,其本質就是一種預算單位工作人員持有的實名製信用卡,主要用於公務支出。雖然公務卡攜帶方便,使用安全,但在高校的推廣使用情況卻不理想,公務卡的重要作用沒有得到體現,其原因在於:

一是貸記卡性質造成的局限。公務卡的本質是單位為職工辦理的用於公務支出的貸記卡,即為信用卡。首先,在辦理和使用時,需以職工本身的信用作為基礎;但在在實際處理過程中,不少職工因為自身的原因無法辦理到公務卡,導致了公務卡的推廣不夠高。其次,公務卡在使用時要求報銷人員同財務人員密切配合,保證公務消費及時、準確還款;即使是在寒暑假期間發生的公務結算事項也要及時還款,以免影響職工個人信用,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財務人員的工作任務量。再次,公務卡兼有公務和私人卡屬性,職工在使用時即可用於公務活動,也可用於私人消費,公私相混,不便於公務卡日常管理。

二是教職工對公務卡認知度低,用卡意願不強。首先,大部分教職工對公務卡的認識有限,加上辦卡資料填寫、申報程序複雜,部分教職工甚至對公務卡抱有成見和誤解。其次,大部分教職工已習慣先使用現金結算,然後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到財務部門辦理報銷手續。因此,對於這種新型電子支付結算方式,教職工本能地對此產生抵觸情緒。

三是公務卡受理環境限製。這是目前製約公務卡推廣使用的最大阻力。以筆者所處的內陸城市為例,與沿海發達城市相比,公務卡的接受程度較低。高校由於其特殊的社會職能,需要進行公務支出的區域較為廣泛,但與之矛盾的是,刷卡設備分布不均勻使得公務卡的使用區域範圍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