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房謀杜斷(1 / 2)

李佳程聞言正欲開口,卻見那杜大人微笑著衝自己微微擺了擺手,便隻好作罷。

鬧鬧的,我是怎麼知道的?還不是從秦玉燕和秦玉龍兩人那裏得知的。原來李天宇在此之前便同那秦家姐弟確認過了秦老爺在被帶走之前是否有官差上他家貨船上做過搜查。答案是否定的。從來沒有任何官差前往他家貨船上做過搜查,隻是當日圍了府邸說有人向官府告發秦家走私避稅便將秦老爺帶走了。若要說那官府已經掌握了證據,除非是這年頭有照相機一說,再者還得有個前提是秦老爺當真做了那事。然而那秦玉龍說的明明白白,自打他記事以來,那秦老爺是從未做過什麼作奸犯科之事的。正是因此那秦家才會走上下坡路的。

李天宇想歸想,自然是不敢這樣來說的,當即便開口道:“杜大人您會意錯了,小子是說當時那官兵前來捉人未向秦家出示足以證明秦老爺作奸犯科的人證物證,又未曾拿了官府下發的抓捕公文。僅憑背後的一麵之詞便可闖入民宅將人帶走,實在是有背於衙門正常的辦案流程。”

“普通的官府衙門自然是不行,那若是聖上派下來的欽差呢?”杜大人笑意盈盈地說道。

“難不成杜大人你——哎,你說我怎麼就早沒想到呢?還真道你是來這江蘇參加什麼鑒詩會的。”柳運隆幡然醒悟道。

這也難怪,畢竟這位杜大人在朝中是負責掌管禮部的,身為禮部尚書,平日裏一般都是負責一些禮儀祭祀、科舉外交的事宜。再加上柳運隆一開始並未知曉秦家此事,所以自然是以為這杜大人便隻是過來江蘇出席那鑒詩會,對江浙一帶的學風和才子才女做一番考究。

“還是沒瞞過你啊,柳大人。實不相瞞,老朽此次前來這江蘇除了考察江南仕子中是否有足以破格提拔的翹楚外,更是奉了聖諭前來督察兩江地區的鹽政情況。離京之前,除了少數的近臣外,朝中是無一人知曉此事的,而這邊的鹽關關檢亦是在兩日前才得了詔書。”

“聖上英明!”柳運隆由衷地說道。

“可是聖上此舉究竟是意欲何為?雖說這江浙一帶的鹽政並不為下官所管轄,可是下官對這江浙的鹽課稅收情況多少還是有些了解的,沒聽說過有什麼問題啊。”李佳程有些困惑地說道。

“李大人有所不知。先前這江浙來往的漕運確實沒有問題,可是自那昂格蘭的使者來我大唐後便出現了些異常。原本趨於平靜的江南河不知何時突然冒出了一些異於尋常貨船的船隻。下麵的人上報朝廷後,聖上起初並未過於在意,不過卻是留了個心眼。直到後來越來越多的密報呈了上去,聖上才發覺此事有些不對頭。聖上懷疑有人在暗中勾結夷族勢力,想對我大唐江山圖謀不軌。為了避免打草驚蛇,所以聖上才派了老臣這一屆學政前來調查此事。我也知道兩位大人雖說是這江南一帶品級最高的官員但也是同那河運關檢沒多大幹係,因此才破例告知二位的。還請兩位同僚能替老朽守口如瓶。”說罷杜大人卻是滿含深意地看向了一旁的李天宇。

“啊哈,哈哈哈……今天我來這裏什麼都沒聽到。不過我還是想問下,這些事情跟那秦老爺有幹係嗎?還是說現在隻是處於配合調查的階段?”李天宇當然明白這杜大人目光的意思,當即懂事地說道。不過他心裏卻是嗤之以鼻,鬧鬧的,誰知道這樣的老江湖說的話能信幾成?再者說了,約翰那小子無非就是同大唐進行經濟來往的,鹽幫也隻是從中牟利的,算不上什麼賣國之類罪名吧。除非約翰他們真能帶上幾噸的鴉片輸入大唐。況且按理說現在的大唐應該是世界第一大強國的,要說欺負也隻有欺負外國的份兒。

其實李天宇考慮的並不全麵,若隻是外患的話,那自然是無可擔心的。但是若牽扯到內憂,尤其是朝廷內的皇權鬥爭的話,那可就不好說了,保不準會有結黨營私之輩夥同那外圍勢力相互勾結的。

“有沒有幹係老朽也不是很清楚。不過來此之前,聖上特地交待過老朽,凡是同那鹽關漕運的異常情況有幹係的,皆可直接抓了審問。原本老朽盯上的是那幾隻停在渡口的大船,後來得知是被那知府例行檢查作了扣留。正好由他們出麵要比我們合適許多,所以便守在一旁靜觀其變。就在檢查結果為別無異常時,底下的人卻是接到了一條檢舉。那人直言秦家曾用一種暗度陳倉的法子來躲過朝廷的鹽課。那法子倒也新奇,是先將鹽放入水中化掉,然後將水運回來後再將鹽給煮回來,這樣便可神不知鬼不覺地私販商鹽了。原本我是不信這種說法的,後來親自試過後卻發現果真如此。所以我便差人上了秦府將那東家帶回來以作詳查。眼下便算是處於進一步深查的階段。”杜大人衝三人說道,一時間廳內安靜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