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之路

開場哨

青蔥歲月

世上本就不缺少先天條件出眾的準籃球天才,缺少的隻是後天不懈地努力以及夢想成為天才的心。科比身上並不籃球天賦,但他達到現在的成就源自自己對待籃球的態度。

科比有一個打過NBA的父親喬·布萊恩特當他的啟蒙老師,他從小跟著父親輾轉、漂泊,這讓他失去了很多童年的美好,也讓他明白,隻有堅強地麵對,努力的適應才能不至於讓自己遠離夢想。還好有籃球的始終陪伴,有去NBA打球成為明星的理想支撐,那些黑白的歲月也有歡樂,那些孤單的年華飽滿希望。

從同學眼中的鄉巴佬到因為籃球引起教練的注意;從孤獨的“鬥士”到成為校隊的正式一員;從每天風雨無阻的“球場老鼠”到成為球隊核心;從阿迪達斯訓練營的MVP(1995年)到全美最佳高中生球員(1996年),科比用汗水與執著澆灌著籃球的種子。

不在少年得誌的光環下驕傲地放縱自己享受虛榮,也不去效仿其他同齡人去名牌大學繼續深造,科比在1996年4月29日宣布他將跳過大學直接進入NBA。在一片質疑聲中,科比直到第13順位才被夏洛特黃蜂選中。當時,“湖人教父”傑裏·韋斯特做了一筆讓人瞠目結舌的買賣:將迪瓦茨送到黃蜂,換來了菜鳥科比。與此同時,韋斯特還做了一筆讓全聯盟都震顫的交易,湖人成功簽下了奧尼爾。

於是,“OK組合”成功地在洛杉磯組建,人們隱隱的看到了新王朝的雛形。隻是,這個時候,洛杉磯的球迷在腦海中想像著的是“鯊魚”扣碎籃板之後整個球場的震蕩,想像的是他身背至少兩個大塊頭依然將籃球狠狠地砸進籃筐之後的血脈噴張。而科比,盡管也值得憧憬,但畢竟還隻是個未知數。

新秀賽季的科比像是一頭尚且年輕,卻已獨自穿越撒哈拉大沙漠的小花豹——在新的環境下,他的捕獵嗅覺不那麼靈敏了,周圍的眾多未知因素讓他隻能緩緩地,試探著張開爪牙:到了捕食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身軀和四肢顫顫的有些無法充血,不足以支撐那些充滿強度和硬度的廝殺。

1997年2月,科比在新秀賽中獨取31分,並在全明星扣籃大賽上加冕。然而屬於他的時間與空間畢竟有限,在總共71場常規賽上,他僅有六次首發的機會,一共才得到539分,場均得到的是寒酸的7.6分。

科比在他的第二個賽季實現了職業生涯的第一次跳級,他的上場時間幾乎翻了一倍,一躍成為球隊最重要的第六人。當時的科比就是湖人的輕騎兵,他飛奔著出現在對手的防守盲區,輕巧而犀利地將匕首捅入敵人的心髒。他迅捷地出現在防守端的每個角落,讓對手的一對一突然間變成一對多,然後驚慌,丟球,湖人快攻。他的意識和判斷仍然隻能算是勉強及格,但卻憑借著超乎對手想像的運動能力和從天空追擊到地板的無限熱情殘忍地打擊著對手。

科比成功入選了1998年的全明星,當時他19歲零5個月,比“魔術師”此前保持的最年輕入選紀錄整整提前了一年。首次參賽的科比沒有絲毫的怯場,甚至有些張狂。在眾星雲集的全明星賽場上,科比三節過後已經狂攬18分高居西部得分之首,儼然是星中之月皎潔天下。

全明星賽後科比的場均得分有所下降,最後和最佳第六人稱號擦肩而過。到了季後賽,湖人連續第二年被爵士被淘汰出局,至此科比結束了他在NBA的替補生涯。

1998-99賽季,科比成為湖人隊固定先發。從替補到主力,科比突然間對湖人有了更高的自豪感和歸屬感,本來就極為驚人的運動熱情更加高漲。賽季開始不久,湖人交易走了埃迪·瓊斯,擺明了是要為科比留出巨大的成長空間和自由餘地。

科比固然擁有更多的表現機會,但同時也承載著更多的期望和責任,需要付出更多的勞動和汗水。科比迅速地適應了主力的身份,前所未有的熱愛防守,一切顯得水到渠成。不過,湖人還不是冠軍級球隊,他們在季後賽上遭遇到被馬刺橫掃的命運。

湖人在擁有一個內線霸主與一個外線精靈的情況下連續三年铩羽而歸,先後兩任主教練哈裏斯與蘭比斯難辭其咎,在湖人高層對球隊的戰術體係提出質疑後,炒掉舊人換新教頭便成為事實擺在麵前。於是,“禪師”傑克遜被請到了洛杉磯。就這樣,新世紀,新千年,湖人來了。

王朝功臣

對科比而言,1999-00賽季或許是他職業生涯中內心世界最平靜的一年。他對傳奇教練“禪師”菲爾·傑克遜充滿敬意,並且對他的教導洗耳恭聽;他主動向助理教練溫特請教,學習三角進攻戰術。科比有足夠多的理由讓他暫時收斂自己——在加盟湖人的第四年,奧尼爾走到了自己的巔峰。作為史上最具統治力的中鋒,奧尼爾打出了個人生涯最佳賽季,幾乎以全票方式當選常規賽MVP。

菲爾的執教風格與他所帶來的三角戰術可謂立竿見影。湖人變的異常強大,以67勝15負成為聯盟常規賽冠軍,而科比,在三角戰術的體係下可謂如魚得水,得分繼續提升,關鍵是,在“禪師”的調教下,科比開始更多的注意自己的防守,這不但讓湖人內外線的防守更加的平衡,而且也讓科比個人變得更加的攻守兼備。賽季結束時,科比入選最佳陣容二隊,他還入選最佳防守陣容一隊——對於一個不滿22歲的球員來說難能可貴,科比正式步入球星的行列。

湖人滿腔複仇怒火開啟季後賽,孰料首輪遇到擁有韋伯、“白巧克力”和佩賈等精兵悍將的國王便是五場苦戰涉險過關(當時季後賽首輪是五局三勝製)。西部半決賽4比1輕鬆射日後,湖人遇到了陣容豪華的開拓者。

湖人在3比1領先後,遭遇到波特蘭人的瘋狂反撲。於是,有了這場潮起潮落的搶七名局:開拓者上來就施以下馬威,第四節開始時還握有13分領先優勢。危難關頭,英雄登場,科比率領湖人展開絕地大反撲,末節用強勁的31比13完成滔天逆轉。科比全場豪取25分、11個籃板、7次助攻和4次蓋帽,最後時刻用一次精妙助攻幫助奧尼爾扣籃得手,為這場激戰畫上完滿句點。

如日中天的“OK組合”,在最終的總決賽上沒給對手步行者任何機會,奏響了湖人王朝的序曲。客觀地說,科比在季後賽尤其是西部決賽和總決賽中多次扮演救世主,但奧尼爾起到的是地基作用,而且總決賽六場場均得到38分、16.7個籃板的數據也是現象級,當選總決賽MVP實至名歸。22歲,科比在個人生涯第四個賽季就拿到人生第一座冠軍獎杯。人們開始說科比是如何的幸運,在這樣的論調中,人們漸漸忽略了他的努力、付出與堅持。

科比想要向世人證明自己的能力,他更加堅定了自己成長為頂級球星的信心,而且他在“禪師”那裏獲得了更多的信賴。於是在2000-01賽季,科比的地位提升、球權增多便水到渠成了。2000年11月,科比連續五場砍下30+,12月,他的出手次數來到場均25次,盡管這之後科比的出手有所下滑,但是賽季結束的時候,科比以場均22次出手壓過了奧尼爾的場均19次,28.5分的場均得分也讓科比最終排名得分榜第四。科比正式躋身聯盟一流得分手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