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諸葛孔明 孔明拜主(1 / 2)

從孫權接管東吳,曹操平定北方之後,天下終於安定下來。

劉玄沒有主動挑起戰爭,東吳隻是守著天險,而曹操現在則是練兵屯糧,根本就沒有騰出時間。

這個時候,劉玄則是獨自的離開了荊州,去找諸葛孔明了。

劉玄想要找什麼人,根本就不用打聽,直接就找到,當諸葛亮看到劉玄之後,並且互通姓名,他就有些不淡定了,因為他沒有想到,劉玄會出現在他的家裏。

原本諸葛亮根本就沒有想好加入那邊,現在曹操的勢力最大,但是手下的謀士眾多,就算是他去了,也不會有什麼作為。

東吳的孫權,有天險可守,自己的兄長就在那裏,不過以孔明看來,孫權久居江東,一顆征戰天下的心,恐怕已經沒有了。

而最讓他看不透的,就是占據荊州的劉玄了,此人不知道從那裏出來,好像就是突然出現的,而且此人也沒有什麼背景,但是他的手下,在第一次出現的時候,就能夠和呂布打的不相上下,之後趙雲又斬殺呂布,謀士方麵也是有郭嘉和龐統相助,按道理來說,劉玄不可能在荊州隻守不出。

郭嘉他不怎麼了解,但是龐統他了解啊,要是劉玄不是值得輔助的人,龐統肯定早就走了,而龐統不但沒有離開,而且之前還給他寫過書信,讓他也去荊州,這就更加的讓孔明疑惑了。

龐統之所有會給諸葛亮寫信,住要是所劉玄讓他寫的,而龐統到沒有什麼,畢竟謀臣並不多,所有龐統才寫了這封信。

不過在諸葛亮看完龐統給他寫的信之後,他就想到了徐庶,徐庶同樣是在荊州,而徐庶曾經個他寫過書信,說他如何的不如意,雖然徐庶沒有具體說什麼,但是諸葛亮是誰,怎麼可能看不出來呢。

這也就是諸葛亮疑惑的原因,龐統和徐庶同樣在荊州,但是他們的待遇卻不同,雖然在兵法方麵,徐庶確實是要比龐統差上一點,但是荊州並沒有戰爭,所以剩下的就是內政方麵了,而內政方麵,這個怎麼比?根本就沒法比,而且按照常理來說,應該是徐庶更加的受歡迎,這點看長相就可以看的出來。

所以當他看到劉玄的時候,他就有一種看不透此人的感覺。

劉玄看著諸葛亮,他知道諸葛亮心裏麵在想什麼,於是直接對著諸葛亮說道:“想必諸葛先生已經知曉我的來意,不知道先生能否和我一起去荊州,做一番事業。”

諸葛亮當然知道劉玄為何而來,他聽到劉玄所說,他沒有同意,也沒有不同意,而是對著劉玄說道:“我聽說荊州兵強馬壯,但是隻是占據荊州,並沒有上麵作為,我想知道這是為什麼。”

劉玄聽到諸葛亮的話之後,也沒有什麼好隱瞞的,就對著他說道:“我覺得時機不對,所以才先發展荊州,當時機成熟之後,自然要征戰天下。”

“那什麼時候才是時機成熟的時候。”諸葛亮聽到劉玄的回答,他並不是很滿意,所以在劉玄說完之後,他趕緊的追問道。

而劉玄在聽到諸葛亮的追問之後,他便對著諸葛亮說道:“現在時機就到了,所以我才來找先生幫忙。”

諸葛亮聽到劉玄這樣的回答,他當即就無語了,不過他還是對著劉玄問道:“既然時機成熟,那接下來要怎麼做。”

“接下來就是等。”對於諸葛亮問的這些,劉玄想都沒有想就直接回答。

不過對於諸葛亮來說,這好像就是一種折磨,因為他看不透眼前的這個人,而去問一句,這個人答一句,而回答的問道,卻是沒有一句是有用的,他現在知道了徐庶是怎麼想的了,但是如果劉玄真的是這樣的人,那為什麼龐統還能夠在荊州不走,這就是諸葛亮想不清楚的事情了。

但是他現在又不能不聞,所以隻能耐住性子,繼續的問道:“既然時機已經到了,那為什麼還要等。”

“當然是等曹操或者是孫權來打我了。”諸葛亮說完之後,劉玄就回答道,不過在劉玄說完之後,馬上就又對著諸葛亮說道:“都說諸葛孔明聰明無比,未出草屋,便知三分天下,不過在我看來,對與我,先生卻是一點都不了解。”

諸葛亮沒有想到劉玄會這樣說,就在他愣神的功夫,劉玄就對著諸葛亮說道:“你對我的所問,無非就是在疑惑,為什麼有的人說我這裏好,有的人說我這裏不好,對於這點,你大可不必疑惑,畢竟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和我想法相同的,自然就會說我好,而和我想法不同的,就算在這麼做,想仍然是不同,這是需要慢慢改變的。”

諸葛亮在聽了劉玄的這一番話之後,他卻對劉玄的印象改觀了不少,不過劉玄可沒有說完,當諸葛亮在消耗了一陣之後,他便對著諸葛亮繼續的說道:“現在曹操占據北方,勢力也是最大,但是他卻懼怕我,所以並不敢對我動手。”諸葛亮聽到劉玄說,曹操懼怕他之後,諸葛亮真的是吃了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