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2025與“一帶一路”兩大國家戰略無縫對接托起“兩個百年”中國夢
信息化研究
作者:徐靜
當今世界正發生複雜深刻的變化,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繼續顯現,世界經濟緩慢複蘇、發展分化,國際投資貿易格局和多邊投資貿易規則醞釀深刻調整,各國麵臨的發展問題依然嚴峻。共建“一帶一路”秉持開放的區域合作精神,致力於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係和開放型世界經濟,旨在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政策協調,開展更大範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
共建“一帶一路”致力於建立和加強沿線各國互聯互通夥伴關係,“一帶一路”的互聯互通項目將推動沿線各國發展戰略的對接與耦合,發掘區域內市場的潛力,促進投資和消費。
《中國製造2025》是我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中國製造2025》既立足當前,麵向製造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提出了九大戰略任務、五項重點工程和若幹重大政策舉措;又著眼長遠,著眼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搶占未來競爭製高點,圍繞先進製造和高端裝備製造,前瞻部署了重點突破的十大戰略領域,描繪了未來三十年建設製造強國的宏偉藍圖和梯次推進的路線圖。
在這樣一個重要的戰略機遇期,一個對外“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一個對內《中國製造2025》國家戰略無縫的對接勢必會對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托起兩個百年強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一、中國製造2025戰略提升製造業國際化實力,推動“一帶一路”戰略企業走出去
(一)提升跨國公司的國際競爭力
支持發展一批跨國公司,通過全球資源利用、業務流程再造、產業鏈整合、資本市場運作等方式,加快提升核心競爭力。支持企業在境外開展並購和股權投資、創業投資,建立研發中心、實驗基地和全球營銷及服務體係,依托互聯網開展網絡協同設計、精準營銷、增值服務創新、媒體品牌推廣,建立全球產業鏈體係,提高國際化經營能力和服務水平。鼓勵優勢企業加快發展國際總承包、總集成。引導企業融入當地文化,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加強投資和經營風險管理,提高企業境外“本土化”能力。
(二)深化產業國際合作
積極參與和推動國際產業合作與產業分工,落實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等重大戰略,加快推進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深化產業合作。發揮沿邊開放優勢,推動有條件的國家和地區建設一批境外製造業合作園區。通過政府推動、企業主導,創新商業模式,鼓勵高端裝備、先進技術、優勢產能向境外轉移。加強政策引導,推動產業合作由以加工製造環節為主向合作研發、聯合設計、市場營銷、品牌培育等高端環節延伸,提高國際合作水平,創新加工貿易模式,延長加工貿易國內增加值鏈條,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
二、中國製造2025戰略扶持與支撐政策,保障“一帶一路”戰略企業走出去
(一)完善金融扶持政策
繼續深化金融領域改革,積極通過內保外貸、外彙及人民幣貸款、債權融資、股權融資租賃方式促進製造業企業在境外開展資源勘探開發、設立研發中心和高技術企業、收購兼並等的支持力度,支持製造業企業走出去。
(二)進一步擴大製造業對外開放
加強對外投資立法,強化製造業企業走出去法律保障,規範企業境外經營行為,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加大政策性貸款支持力度,研究建立外彙儲備委托貸款、大型成套設備融資保險支持政策等長期製度化安排,探索利用產業基金、國有資本收益等渠道支持製造業企業走出去,支持製造業企業海外投資並購,支持高鐵、電力裝備、汽車、工程施工等裝備和優勢產能走出去。建立製造業對外投資公開服務平台和出口產品技術性貿易服務平台,完善應對貿易摩擦和境外投資重大事項的協調機製和預警機製,為製造業企業營造規範、便利、安全的海外投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