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處長(第三十一章 八零美女)(1 / 2)

記者處長(第三十一章八零美女)

趙大的“花生肽白粉”項目經過專家的論證有了結果,一套並不複雜的生產設備總價值不過80萬元,他們竟然黑心地收趙大400萬元,趙大知道結果後走上了法律訴訟的渠道。整版廣告的費用趙大毫不含糊的打到了報社,因此楊姐在報社有了更大的分量,我卻一分提成沒有得到,上當受騙隻一回,我明白了隻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連老鄉都這樣,何況別人呢?莫斯科不相信眼淚,趙偉不相信任何人,還是老老實實的幹自己的記者罷!

報社分給記者處三位美女,這是我到報社以來,第一次見到美女們來記者處當記者,在此以前,除了張處長,記者處隻有子涵一位女記者。

三位美女記者的培訓交給了我,我也樂意接受,順便在美女麵前顯露一下自己的才華。

三位美女來自不同的大學、不同的學科,佩佩學的是播音與電視主持,姍姍學的是漢語言文學,薇薇學的是新聞。

三位美女三種性格、三種不同的裝束,便可見對人生不同的態度,但三人也有很多共同點,比如說都是美女係列,再比如說對於新聞沒有真正的實踐經驗,活脫脫的“菜鳥”級別。佩佩是三人中最活潑火辣的一個,伶牙俐齒、口無遮攔,每天問這問那,好像四年的本科白學了,當她看到我不耐煩的表情時,她沒有一點女孩子的矜持,很自然的摟著你的脖子,臉幾乎能貼在你的臉上,“叔叔、老師、大爺”的一個勁兒的亂叫。我喜歡佩佩的活潑,但她不屬於我喜歡的那種女孩類型。姍姍文靜秀氣、不苟言笑,一身正裝打扮,問問題細聲細氣,也許與家裏的背景有關係吧,典型的一個大家閨秀。薇薇是三位美女中我最喜歡的那種,休閑的服裝裹著那豐腴的身材,令人眼前洋溢著一股青春的氣息。薇薇家裏是農村的,經濟條件不是太好,因此從不炫耀自己今天買了什麼,更不會說逛街時看中了什麼牌子的衣服,明天想到哪裏去吃西餐之類的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每個人的欣賞角度不同,結果自然不同。

在對三位美女新聞培訓時,我給她們講了些新聞常識和經驗,這對剛從校門走出來從事新聞行業畢業生來說非常必要。

其實新中國的新聞學科開設的較晚,上世紀80年代中期才有了新聞專業,當時在一所重點的大學裏,雖然開設了新聞係,但沒有新聞教科書,老師們根據自己的經驗講,學生們用筆記,因此這批畢業的學生也鬧出了不少的笑話。一位叫薛軍的畢業生到一家報社被分到工業口當記者,記者每月都是有任務的,除了重大會議有報社安排記者統一采訪,為了完成任務記者們都是根據自己負責的線各跑各的,薛軍為自己的任務發愁,於是他拿起電話與自己負責的企業宣傳部聯係:“你們這裏有新聞嗎?”一句話將宣傳部的人問的無法回答。處處留心皆新聞。新聞在於記者的發現,在於你對這些企業深入的了解,沒有了解何談發現,沒有發現,哪來新聞?記者隻有走出來與自己所負責的行業打成一片,新聞線索才會源源不斷的提供在麵前,一個電話是發現不到新聞的,至少發現不到有價值的好新聞。

還是薛軍,一次同報社領導參加一家企業的職工大會,市領導也應邀參加,並特別強調了這次會議的重要性,要求新聞單位加大報道力度。會議結束後,主持人說今天大會結束,同誌們退場,領導留下,市領導還有重要指示。聽到大會結束,薛軍就跟著職工們退場回到了報社。市領導向留下的企業領導們重申了這次大會重要性和意義,並要求新聞媒體在報道上要把握好角度,重點突出報道哪些方麵?當市領導環視四周尋找記者時,隻看到報社領導坐在一邊,剛才做記錄的記者不見了。報社領導看到此種情況急忙打電話聯係薛軍,電話裏傳出了薛軍的聲音:“主持人說大會結束,全體退場,領導留下。我又不是領導,我隻有回報社,趕寫這篇稿子。”報社領導聽到薛軍的回答哭笑不得。

美女們聽得津津有味。我說這就叫新聞花絮,要比你們從書本上學的更有感性上的認識,空洞的理論隻會讓你們學會幾個新聞名詞,是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的。財經類記者一般錄用的是學經濟類專業的人才,體育類記者、政法類記者一次類推,都比新聞專業優勢。薇薇聽了我這番論斷,問:“我學的是新聞專業,不是根本沒有一點優勢而言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