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處長(第三十三章 沐猴而冠)(1 / 2)

記者處長(第三十三章沐猴而冠)

沐猴:獼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

該典故出自於《史記?卷七》:“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說的是秦王朝滅亡後,項羽在與劉邦爭奪天下的楚漢戰爭中,占據著優勢,於是就自傲自大起來。楚漢之爭正處在最為關鍵的時候,無知才會自大,自大才會失敗,所以有人氣憤地說:“人們都說楚人沐猴而冠,真是說對了。”結果,由於項羽的自傲自驕,最終走上窮途末路,無言見江東父老,自刎在烏江邊上。

而在現實生活中,沐猴而冠之人何其少呢?1998年全國第九屆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從法律上規定了村民委員會主任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就是這樣一部大得民心的法律,在個別地方被歪嘴和尚將正經念歪,賄選拉票的事屢見不鮮,隻是一些懷有個人私利私欲的人用不正當手段當選上了村委會主任,一朝全在手,儼然成為一名土皇帝,幹起坑害農民、違反法紀的罪惡勾當。B縣城關鎮農民丹老漢打來了新聞熱線,訴說了自己有錢不能蓋房的苦衷,至今仍租住在村裏的一間土坯房內。

這個新聞線索是姍姍接到的,她向我彙報時滿眼疑慮,不明白為什麼有錢的人沒有房住。我很內行的說:“農村兩台戲,計劃生育、宅基地。一定是鄰裏糾紛,這種事情,我們是管不完的。”

文文靜靜的姍姍發揮了自己的較真勁兒:“我認為不是那麼簡單,電話裏我聽到了老農民苦衷和煩惱。你上次已經帶佩佩采訪了,這次一定要帶我去。”

文靜的姍姍說起話來語速特快,臉上飛顯了一片紅暈。最是看不得美女相求,當姍姍又加重了砝碼,答應送我一條高檔香煙後,我輛踏上了北行的路。

在一個叫西關的村子裏,我倆找到了丹老漢。一間20平方米的土坯房內、四壁空空,一張涼席、一床被子、一個枕頭是年過六旬老人的全部家當。當了解到我們的來意後,丹老漢老淚縱流:“你們一定要給我做主啊!主持公道,讓我把房子蓋起來。”

從采訪中了解到,丹老漢祖孫三代原來住在村裏臨街的三間門麵房裏,1988年鎮裏從新規劃後還給他頒發了土地使用證。看著村裏麵一幢幢樓房豎起來了,自己住了30多年的舊房實在寒磣,於是帶領全家省吃儉用,拚了老命的掙錢、攢錢,隻要一個心願讓祖孫三代住上新房,享受一下國家的富民政策。經過5年的努力,丹老漢全家終於攢夠了蓋新房的錢,在今年5月將住了30多年的舊房拆除,準備蓋新房時,村主任卻帶著村治安組的一幫人不讓他建。丹老漢據理力爭。村主任起初說:“蓋房可以,但也應該照顧左鄰右舍,你雖然是原根就起,但已經影響了你後麵住戶的出入,過去兩米的過道還可以。現在人家已經開上汽車了,這兩米的過道不行了吧。”

丹老漢也是通情達理之人,主動提出再讓出一米,心想總可以了。

村主任甩下了一句:“研究後再說。”帶著一幫人就走了。

丹老漢知道住在自己後麵人的分量,因此足足等了村委主任一個月,仍沒有得到研究的結果,丹老漢隻好提著煙酒找到村主任詢問情況。村主任收了禮,看了看眼前的丹老漢,從嘴角裏嘣出了一句話:“研究的結果嘛,給後麵的人家讓出過道3米。”

聽了村委主任讓出3米的過道,丹老漢的腦門嗡的一下懵了。自家本來就三間房的位置,再讓出三米這房子怎麼蓋啊!這不明白著欺負人嗎?丹老漢心裏這樣想的,嘴上卻不敢說,隻好唯唯諾諾地說:“主任大人,這事兒我可做不了主呀,容我回去和家裏商量商量如何?”

村委主任點頭答應了。

“住咱家後麵的那個人可是得罪不起啊!那是咱鎮裏的土地爺——土地所長。我看還是讓給他3米吧!”丹老漢的老伴說。

“不行!憑什麼讓3米,我們家有國家頒發的土地證,是多少就是多少,到哪裏說理,我也不怕。”兒子反對。

家裏的意見不統一,僵持了三天。兒子的火氣上來了,跑到鎮裏找鎮領導反映情況,鎮領導幾句話把丹老漢的兒子堵了回來:“隻要符合政策,不屬於違法建築,你們就蓋嗎?全鎮有那麼多重要工作等著我處理,如果整天處理你們這雞毛蒜皮的事兒,我這個鎮長10年也處理不完。你去找土地所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