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處長(第三十九章 記者處長)(1 / 2)

記者處長(第三十九章記者處長)

百年媳婦熬成婆。雖然我不太看重於權力和地位,喜歡隨心所欲、天馬行空。但記者處長這個職務,我還是有些想法的,正像張總告訴我的那樣,不是你刻意追求這個職務,你擔任這個職務首先是對你工作能力的一種承認,實至名歸。何況還能名正言順的帶領記者處的一幫年輕記者幹一番事業。於是我坦然的接受了這個職務。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報社又開始了新一輪招聘。人員麵試時,劉社長通知我參加麵試會,選拔有潛力的人員充實到記者處。

參家麵試那天的前天晚上我喝多酒,精神有點萎靡不振。躲在辦公室裏本不想參加麵試會,躲不過去,人事處長硬是把我拉到了會議室。經過報社層層篩選,參加麵試的人有四十餘個,我坐在他們對麵,認真地聽他們一個個自我介紹,對新聞的理解和人生態度和工作的激情。

一個女孩的發言的吸引了我,她來自於一個師範學院的外語係專業,專業八級已經考過,並通過了一位名牌大學的研究生考試,之所以放棄研究生學業應聘一名記者,是因為家在農村的父親受到了不公正的遭遇,要為父親和深受其害的農民討回公道,揭露社會的醜惡現象,頌揚人世間的真善美。

女孩的名字很特別:端木麗睿。麗睿的長相在女孩當中應該屬於中上等,不修粉飾,穿衣樸素。

端木麗睿的父親是一個藥材種植專業戶。曾經種植天麻發了一些小財。在農業結構調整中,鄉政府與一藥材商簽訂了大麵積種植天麻的協議,為此政府領導特意詢問了麗睿父親一些種植天麻的技術和市場行情,並鼓勵麗睿的父親起到模範帶頭作用。鄉領導還在鄉電視台公開講話,號召全鄉農民大肆種植天麻,並承諾了回收價格等。政府的號召是巨大的,農民們種植天麻的積極性空前高漲。麗睿的父親作為種植專業戶也被鄉領導樹為典型。

20年來,天麻曾經出現過兩次天價。價位在140—150元(千克價)上下(三四等),其時間分別在1992年和2000年。低穀期時一般市價在30—40元之間,時間出現在1996—1997年和2003一2004年。天麻的價格周期一般在7——8年左右,價格和產量的互變,形成了高山與峽穀的明顯走勢。

當時鄉政府承諾的回收價格是每千克100元,並與農民們簽訂了白紙黑字的回收合同。

天麻豐產了,天麻的價格卻一落千丈,別說100元,即使30元也沒有人回收。與政府簽訂合同的藥材收購商一看行情不對,迅速從人間蒸發。本想獲得利益的鄉政府領導,看到整日圍在門前的農民們,一個個腦袋都是大的,躲避不見。找不主的農民們把怨氣撒到了麗睿父親的頭上,麗睿的父親自己不僅損失慘重,還要承受著鄉親們的誤解,於是他帶領鄉親們走上了維權的路。

鄉政府自身財政就很困難,一些鄉幹部幾個月都沒有領到工資,哪有錢賠償給農民。最後在麗睿父親的帶領下,他們走進了縣法院。

結果可想而知,在電視上鼓勵農民種植天麻的鄉領導搖身一變,成為縣裏的文化局長,法院一紙空文的判決,不了了之。上千萬的賠償去哪裏執行。

端木麗睿是最後一個發言的應聘者,當她把她父親和鄉親們的遭遇講完後。

劉社長讓我們依次對此次應聘的人發表評判。副社長、副總編、人事處長一個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總編室、新聞處、經濟處、副刊處、城市周刊、經濟周刊、法製周刊主編也極力推薦各自的處室,希望這些人才們到他們這裏幹事創業……

我是最後被劉社長點了將,必須發表自己的看法。看著這一些初入社會的“人才”們,我為他們精彩的介紹和創業的激情而折服,說實話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即使我再回大學讀四年書,也是趕不上他們的。但是為了展現自己的能力,嚴格地說是為了給端木麗睿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她主動要求到記者處,我隻好發言:“你們的言論都很精彩,對新聞的熱愛和幹事創業的激情,我很佩服。我學的是政治專業,隻能從政治專業的角度,談一些個人的觀點。存在就是道理。任何一個事物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道理,正像我們報社,在新聞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之所以沒有被其他新聞行業所兼並和擊垮,那麼在辦報思路上,在報紙經營上有自己一套獨特的運作的模式和思想理論,實踐證明這個運作模式和理論基礎是正確的。那麼反映到今天的應聘會上,我聽到更多的是假如你們成為報社的一員,將對報紙的新聞和欄目設置上,進行如何如何的調整?當然有些人也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議和想法。關鍵你們的這些想法和建議無論成熟與不成熟,在這裏提不是時候,尤其是端木麗睿為了父親和鄉親們的利益放棄了學業,立誌揭露社會的黑暗,在這裏我不說對與錯,我隻提出一個觀點,今天是應聘會,你們不需要對報紙進行評長道短,要學會推銷自己,把自己的優勢充分展現出來……記者是一個神聖的職業,是一個勤奮刻苦的行業,是一個深入了解社會方方麵麵的發現者,歡迎你們到記者處,讓我們記錄這個時代,記錄美與醜、善與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