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凶手的陷阱(1 / 2)

人的一生是見天地,見眾生,然後看見自己的過程。

太多人說,世人愚昧無知,才有所謂的迷戀宗教。科技明明如此發達,太多人卻偏偏信奉邪教。

實際上,正因為科技發達,時代進步的太快。太多人明明生活在這個時代,卻仿佛已經被拋棄。

這種虛無感,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尤為嚴重。

而這種空虛感,越是優秀之人越是恐慌。

明白了太多,卻不一定能看透。於是,有許多人將感情寄托給別人。

因為寄托了自己幾乎全部的感情,所以,那個人又該怎樣完美?

他要疼惜自己,他願意接受自己的一切,他無時無刻不在想著自己。他的電話隨時隨地開機,隻為了我而隨時待命著。

我是他的整個世界。

他必須完美。因為,他得到的是我的全部。

追求完美,刻意忽略所有人的殘缺,就是問題所在。

所有人都是如此,每個人都是自私的,尤其是對待感情,愈是聰明之人,愈會變凡夫俗子起來。

就像此刻,我站在房間裏,看著牆壁上,地麵上那許許多多的因為搬運東西而留下的痕跡。

即便是高級酒店,在如此大動作之下,還是殘留著數不清的痕跡。

隻不過,這些痕跡之中幾乎是別人的指紋,這也就代表著,凶手從始至終都沒有自己動手。

不知道為什麼,我心裏總感覺有些不對。眉頭直跳的我,仿佛有什麼不妙的預感。

美國曾做過一個精神實驗,在72個小時之內,就能讓一個正常人變成一個殺人犯。

一個人一旦開始走向極端,基本就意味著他回不了頭。

而在成為殺人凶手前,他已經做好了相應的準備。正如我之前所說的那樣,一個凶手,在殺人之前,其實已經在內心將受害人殺害了無數遍。

而同樣的,在之後為了掩飾罪行。他們更是在這一刻活用換位思考,能站在警察的角度來發現自己的破綻。

隻可惜,百密一疏!

這個疏是在於凶手害怕了,已經失去了冷靜的判斷,為了毀滅證據竟然會用這麼愚蠢的一招。

毀滅痕跡,應該是無聲無息的。

像這樣大張旗鼓,就算攝像頭被她全部清空了內存又如何?

這麼多的人,查起來的時候可不像一個人那麼困難。

因為,這些人他們互相之間存在著關聯,而這種關聯就是尋找他們最有力的線索。

而找到了他們,通過他們的驗證自然可以知道究竟是誰毀滅了線索、證據。

在這個節骨眼上,還會這麼做的人也隻可能是凶手。

不過……一向冷靜的凶手為何如此反常?她的這種行為甚至都有些愚蠢,根本就像是故意撞到我們的槍口上來!

就在這時,方冷傳來了聲音。

“張書寧,你快下來。”那是不容拒絕的生硬,還有一絲疲憊。

我看了看時間,竟然已經不知不覺淩晨四點了。

時間從來不會停下來等我們。

這三天,案情進展迅速,但同樣的我們所付出的努力也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

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找出這麼多疑團並且根據疑團尋找線索。到了現在,雖然隻剩下最後一天。

不,準確而言,隻剩下最後幾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