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漫談時病的藥物預防(2 / 2)

問題隻有經過具體分析才能得到具體解決。因此必須分論六氣的發生規律,才能逐一提出藥物的預防方法。

1.大寒→驚蟄,為初之氣,主厥陰風木,春傷於風,多發風病。故主以黃芪固表祛風,(兼佐金平木),佐以桂枝解冬伏之寒邪,白芍和營熄風,(含桂枝調和營衛),炙甘草培中防克(與桂枝含用,辛甘化陽,易誘發其春令生生之氣),薑棗助桂芍調營衛(兼散風、健脾)。此方可大寒日前後為感病時服之。

2.春分→立夏,為二之氣,主少陰君火。適當春夏,以春令為主,故多風病;夏初氣溫,易多溫病。故易主以黃芪固表祛風,(兼養肺氣以防心火所克),佐以竹葉清心火(兼解溫熱),銀華、藿香散春伏風熱,(兼解溫毒及挾濕之氣),元參滋水製火,(兼解溫毒),白茯苓、黨參助肺防可。次方可於春分日前後為肝病史服之。

3.小滿→小暑,為三之氣,主少陽相火。夏傷於暑,多發暑病。故主以麥冬清心防暑,佐以金銀花、連翹解暑伏風濕。五味子壯水斂氣,黨參、白茯苓補其熱傷之氣,甘草瀉火解毒,(與五味子合用,酸甘化陰,防暑熱值所傷)。此方於小滿日前後為感病時服之。

4.大暑→白露,為四之氣,主太陰濕土。時處夏秋,仲夏傷於濕,多發濕病,時以夏令為主,易得濕病,故以扁豆、苡仁利濕清暑,佐以藿香誘發春夏風暑之伏氣,(兼可化濕)。生地滋腎防克(兼防利濕傷陰)。此方於大暑日前後未感病時服之。

5.秋分→立冬,為五之氣,主陽明燥金。秋傷於燥,多發燥病。故主以生地、百合、黨參、蜂蜜以養陰潤燥,麥冬、甘草瀉心潤肺,白茯解伏暑之氣。此方秋分日前後未感病時服之。

6.小雪→小寒,為終之氣,主太陽寒水。冬傷於寒,多感寒病。故主以補骨脂,胡桃補命門之火(製寒水)實內以禦外,佐以桂枝益心火防克,解肌透邪(兼散秋伏濕氣),炙甘草培土製水;寒傷血,當歸以補之(兼養心溫經)。此方於小雪日前後未感病時服之。

上述預防六氣時病的藥物除了防其主氣(如春盛於風),治其伏氣(如春伏冬寒),抑製得時的旺髒(如春應肝,主風),助益失時的克髒(如春應肝。木克土----傷脾)等作用外,在調養體內的陰陽氣血方麵特別注意補氣。這是基於“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百病生於氣” ,“治病之道,氣內為寶” ,“脾胃為後天之本” ,“肺主氣,又主皮毛”等理論而製定的。說明充實衛氣可抵禦外邪的侵襲。

時病的藥物預防的創製是基於養正以禦邪的理論的。

參考文獻:

[1]清·雷豐.《時病論》[M].楊梅香,鄭金生校點.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2]劉納文.《時病論》學術思想初探[ J]. 河北中醫, 2008, 30( 3):315-316

[3]王欣麒,程先寬.淺談《內經》中的三因製宜思想[J].雲南中醫學院學報,2010,33 (3):16-17

作者簡介:1田野(1972.09),女, 河南濮陽人,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講師,醫學碩士,藥物分析學;2高金鑫(1966.06)男, 河南信陽人,河南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理學碩士,食品營養及烹飪化學;3田石旺(1945.06)男,河南滑縣人,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