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漫談時病的藥物預防(1 / 2)

漫談時病的藥物預防

行業科技

作者:田野 高金鑫 田石旺

【摘要】本文根據“預防為主”的方針,探討時病的藥物預防方法,而對時疫的藥物預防則不屬於本文內容,但通過時病藥物預防以調整機體的抗病力量,故對時疫的感染亦有一定的抵抗作用。從探討角度出發,為時病預防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六氣,時病,時氣,伏氣,藥物預防

一、前言

人體肝髒的生理功能之間存在著對立統一關係,人與自然環境之間也存在著對立統一關係,在《皇帝內經》曾說道,“天地溫和,則經水安靜;天寒地冰,則經水凝泣;天暑地熱,則經水沸溢;卒風暴起,則經水波湧而隴起。”說明人體經水對天氣異常變化均有不同反應。伏氣學說最早即起源於 《黃帝內經》。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雲:“冬傷於寒,春必溫病;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痎瘧; 秋傷於濕,冬生咳嗽。”《素問·生氣通天論》中也有同樣的論述,明確指出四時所感外邪可潛伏於體內,延遲發病。《時病論》正是將《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的八句經文作為全書的綱領,將外感病分為傷於外邪“感之即病”的新感時病和“不即病”的伏氣病證;分四時立論,按時分病,提出以法統方,杜絕用某方治某病;按四時五運六氣治時病,不拘寒溫之分,寒溫合論,寒溫並用;其伏邪發病理論構建了全新的中醫外感病分類治療體係。

二、時病

一年之中,有六氣即“風、火、暑、濕、燥、寒”的季節性變化,人體的經水也相應起著變化。一般人,由於遺傳的因素及其自身與自然環境的鬥爭中取得了某種統一性,所以能夠與平常的自然氣候相適應而不發生時病,但是身體衰弱、抵抗力差者或不善於回避六氣異常的變化幹擾,就要生病,這種病就叫“時病”。

時病,又稱“時令病”,指一些季節性發生的疾病,如春季的春溫、風溫、溫毒、傷風等。夏季的泄瀉、痢疾、中暑、暑溫、熱病、疰夏等。秋季的瘧疾、濕溫、秋燥等。冬季的傷寒、冬溫等。

時病有兩種含義,一種是六氣外感而即發病者稱為“時氣”。如“春傷於風,夏傷於暑,秋傷於燥,冬傷於寒”等。另一種是六氣外感,容於體內不即發病,內伏而待時發病者稱為“伏氣”。如“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秋傷於燥,冬生咳嗽”等。

三、時病的藥物預防

時病的病因、病機及其治療方法,古今的中醫著作均有詳細精辟的論述。現在談的是時病的預防,並且僅就藥物的方麵來談談。

(一)時病的養正。預防是重於治療的。時病的預防,除了“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外,更重要的是養正(即增強機體的抵抗力)以禦邪(“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外因是致病的條件,內因是致病的根據。

養正之法,不但隻注意生活的各個方麵,包括精神、體格、飲食、作息、衛生等等,而且也包括選用適宜的藥物調養氣血,使其健旺和取得體內陰陽平衡。

體內陰陽不調,體虛而易感時病的人,如易感冒,易中暑等,如何隨著時氣的轉變之初,而用適宜的藥物調和陰陽氣血以預防時病的發生呢?主要應該選用既能調養正氣,又能防其感受時氣,治其伏氣,抑製得時的旺髒,助益失時的克髒等作用的藥物。

(二)時病的藥物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