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政治課教學中不能忽視的情緒因素(1 / 1)

政治課教學中不能忽視的情緒因素

教育探索

作者:楊永成

由於家長、學校、社會多方對高考分數的要求,給高中政治教師帶來種種壓力,造成教師不良情緒的產生,對課堂教學效果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

一、高中政治教師不良情緒產生的原因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在很大程度上備受多方麵的影響,導致政治教師不良情緒產生的原因諸多。

1.社會因素。高考製度的改革。思政新課改的背景是社會大發展,經濟主體多元化也帶來了思想多元化,對政治教師原有心理觀念帶來巨大的衝擊,需要教師建構多元化思想,重新進行價值選擇。

2.學校因素。學校工作量太大、學生難教育、升學壓力大、領導不正確評價、教師間競爭激烈、學生考試不理想、學習評職受阻等因素,嚴重導致教師情緒不穩定。

3.自身因素:(1)心理素質。(2)教師職業壓力。

二、高中政治教師不良情緒對課堂教學的不良影響

1、高中政治教師不良情緒對教師教學態度的影響。教學態度作為一種內在心理構成物,作為社會刺激與個體行為之間的穩定的長期起作用的中間變量,對教學行為起著一種準備作用。一般情形下,教學態度與教學行為具有一致性。若教師自身感到不愉快、心理緊張,其教學態度也會發生變化,直接影響到教學行為。

2.高中政治教師不良情緒對學生情緒的影響。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學生在學習負擔較大的情況下,對政治學習逐漸失去興趣。高中政治課程比較抽象,若政治教師的教學缺乏積極引導和情感熏陶,就會影響學生對知識點的吸收和把握,學生因此也會產生厭學情緒。

三、高中政治教師不良情緒的調控策略

1、播種正麵積極的思維,才能收獲健康成功的人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一種良好的健康的積極的情緒有利於教師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激情,促進師生共同成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社會、學校要為高中政治教師創造良好的條件。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也隨之突飛猛進,教師的工資水平、知識水平也都相應地得到提高,但是針對高中政治教師的不良情緒,宜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高中政治教師的社會地位。思想政治課,一直是副科,與高中語數外沒法相提並論。政治教師不受重視乃是情理之中。因此,政府要采取相應的措施提高高中政治教師在社會上的地位,避免不良情緒的滋生。

(2)減輕高中政治教師的壓力。適當的壓力有利於教師自我反思追求進步,但壓力過大,適得其反。學校應該采取多種措施為政治教師營造愉快、輕鬆的教學環境,減輕教師的壓力。

3.高中政治教師對不良情緒的自我調控。高中政治教師擔任著對學生德育的重任,不僅要會為學生的不良情緒進行疏導和調控,對自我不良情緒的調控更是成熟教師的表現,也是一種自我曆練的過程。不良情緒的自我調控方法很多,比如自我安慰法、語言暗示法、環境變換法等。此外,結合思想政治課程,可通過關注時政新聞、發表時評或者成立思政研究小組、創辦思政興趣探究活動等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既能減壓又能培養教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