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校財務管理專業實踐型教學研究
教育探索
作者:欒世生
【摘要】財務管理專業是屬於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而教學方法的設計要能夠體現專業特色和培養目標的特點,但是在民辦學校的實際教學中,而其實踐性特點沒有很好地體現出來。本文擬從民辦高校財務管理專業的特點出發,就財務管理專業的實踐性教學方法的運用,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財務管理,實踐性,教學方法,民辦學校
財務管理專業是屬於一門綜合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目前社會對財務管理專業的需求,越來越重視實際運作能力和開拓創新能力。這就要求在財務管理教學中把知識複合,能力培養作為重中之重,尤其是要強調財務管理的時間性特點。然而我們目前的教學由於一些客觀因素的限製,沒能很好的體現財務管理專業的這一特點。
一、民辦高校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基礎理論知識較薄弱,學生對理論學習又缺乏興趣。
他們的理論功底,各個學科的理論知識都不是很紮實。在邏輯方麵,分析問題和歸納解決財務管理問題的能力較差,他們當中的大部分都沒有經過財務管理的實踐。但是,如果和公立學校的學生比較起來,他們雖然基礎知識差一些,但動手能力較強,參與實際財務管理活動的熱情卻非常高,並且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大部分學生性格開朗,活潑好動。針對學生的這些特點,時間性教學方法的應用就顯得尤為必要和重要。
二、實踐性教學方法設置
(一)課堂實踐
1、改革課堂教學方式
在財務管理實踐環節中,離不開課堂實踐我們應該進目前的教學方法,采用雙向溝通式的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其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教學中。在課堂實踐中可以使用的方法有:首先,課堂陳述。課堂陳述主要是圍繞教學內容展開。我們可以先給學生布置一個主題,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課後搜集資料,歸納要點製作PPT文件,然後在課堂上進行展示,陳述完畢後,教師用一定的時間進行總結,找出其優點,補充其不足,使其陳述問題和總結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這也為學生畢業後走上就業崗位打下堅實基礎。
其次,角色模擬教學。如模擬會計,做賬,具體運用時,教師應先通過理論教學讓學生熟悉掌握該部分內容,然後讓學生扮演相應角色進行具體操作。例如:在講授完會計基礎後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一次模擬會計記賬活動,先設定好背景,然後讓學生扮演不同角色,在設定的場景中進行記賬模擬。也可以讓學生提前準備好,用真實的身份在教室這個真實的環境進行演練。事後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教師再進行指導。這些活動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得到鞏固,而且有利於學生 實際操作及技能和應變能力得到斷糧和提高。
再次,案例分析。案例教學法的優點:一,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二,有利於培養高成次實用人才。案例是真實問題的真實描寫,學生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分析案例,得出結論,就可以逐漸掌握解決問的能力,使知識直接轉化為能力。三,案例的真實性實戰的模擬性,可以激活學生充當決策者位置的意識,從而仔細鑒別相關數據資料,提高處理問題和理解相關理論問題的能力。
2、改革考試考核方式。考試考核方式直接關係到教學效果的檢驗,特別是檢驗學生對該門課程的掌握程度以及提高學生對專業核心課程學習的重要性認識。財務管理屬於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而我們目前的考試考核方式大豆表現為單一的理論考試,不能體現課程特點,專業特色。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感覺財務管理專業以及所設課程很虛,沒有實實在在能夠看見的東西。
首先,模擬情景考核。對於財務會計,稅收稅製等課程,可以先設計一個情境,讓學生根據所涉及的情景以及所學的理論知識,來處理情境中出現的情況。教師根據學生處理的方法和技巧進行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