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
作者:安秀桃
當前學校英語教育重視學生成績高低,忽視學生的全麵發展;重視向學生灌輸,忽視學生的主動參與;重視基礎知識的傳授,忽視對學生聽、說、讀、寫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等等。這些現象都無疑有悖於語言教學規律,結果是教師把-門活生生的語言實踐課,上成了枯燥乏味,毫無生機的呆板課。學生學了幾年英語,到頭來耳聽不懂,口不能言,語言運用能力極差,導致了教學質量的嚴重滑坡。如何在英語教學中體現、滲透素質教育,筆者認為,首先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轉變教育觀念,麵向全體學生,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
1.從培養目標看,素質教育力求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應試教育隻重視智育。
2.從對待學生看,素質教育而向全體學生,而應試教育隻麵向少數成績好的學生。
3.從教學內容看,素質教育著眼於素質的全麵提高,應試教育強調考什麼教什麼,不考不教。
4.從教學過程看,素質教育注重啟發學生生動活潑、自主地學習,應試教育則是老師一講到底,忽視了學生的主動參與。
5.從教學方法看,素質教育是師生雙向活動,重視學科能力的提高,變講授知識為訓練綜合技能,應試教育則不論學生層次與個性差異滿堂灌,大搞題海戰術,學生被動、機械地學習,作業負擔過重,心理負擔過重。
二、遵循語言教學規律,優化課堂教學目標,是英語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基礎
新的《英語課程標準》對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教學內容和目標做了明確的規定,包括“知識、技能、情感、策略和文化”等五個方麵。在重視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首次把“情感、策略和文化”引入教學目標,並實現目標分極使之更加層次化、具體化,這無疑給新時期英語教學指明了方向,對基礎英語教學實施素質教育帶來生機。
因此,我們必須克服過去教學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以新的教學總目標為依據,優化課堂教學目標,大到學年、學期目標,小到一節課目標。建一立全新的教學理念,以情感為核心,把培養學生學習動機、興趣、意誌、性格等因素列入教學目標並使之具體化,麵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層次和個性差異。達到全麵發展的最終目標。
三、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是英語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
首先應大力提倡並實行“啟發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真正把傳授知識的過程當作學習交流和自主探索的過程,教學重點應放在培養學習能力的培養上,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學習方法庫,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應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學”為主體,注重學習水平層次和個性差異,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的養成對於一個人一生的學習活動至關重要英語教學中,教師有必要按照教材體係和學生認識水平,使學生養成如下幾方麵的學習習慣:語音為首的聽說習慣、按時預習新課習慣、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課習慣、主動參與課堂實踐活動習慣、聽說讀寫齊頭並進習慣、及時複習所學知識習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