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協調好師生關係(1 / 2)

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協調好師生關係

素質教育

作者:程永

【摘要】師生關係和諧,對體育教學有積極的意義,對體育教學的順利進行和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將產生直接的影響。對此,體育教師應有充分的認識,積極創造這種和諧的師生關係。

【關鍵詞】體育教學,協調,師生關係,初中體育

隨著國家對學校素質教育實施改革全麵的推進,體育改革的號角也已經吹響。在我國教育與學校體育的發展中,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認識,即使在同一時期的認識也有不同。師生關係和諧,對體育教學有積極的意義,對體育教學的順利進行和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將產生直接的影響。對此,體育教師應有充分的認識,積極創造這種和諧關係。

一、了解學生情感特征

要想在教學中充分調動情感,就要了解你的學生的情感特征。少年的情感特征是具有衝動性,不善於自製和自控,行為不易預測。了解到這些特征,我們就要在教學中就這些特征來充分調動他們的情感。現代教育學專家特金在談情感教育時說:“任何途徑都要作用於學生的情感,要使學生的學習態度染上情感的色彩,要引起學生的感受。因為不考慮學生的情感因素,固然也能使他們學到知識和技巧,但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不可能使他們始終如一的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那老師在學生地教學中怎樣就其情感特征用學生感興趣的活動,把他們的情感充分調動起來,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去了解學生,關心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培養雙方的情感。

列寧說過:“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因此老師不但要有良好的情感,而且要有善於揭示教材中蘊含的情感因素,善於搜集社會中、生活中,曆史上和現實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做好情感的滲透、升華、渲染和情感的激發。

老師把對自己的情感感受運用到體育教學中,知道學生喜歡什麼,對什麼興趣,知道了這些,老師就能夠安排學生的練習,才能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內學到新知,同時身體得到鍛煉。盡量減少單調枯燥的練習,使練習具有遊戲性、趣味性、競爭性和新鮮感,來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跑步的練習中,我們可以采用比賽,接力等來激發學生的興趣。這要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充分利用教材、教法、活動內容及組織形式的新穎和情趣性,來激發學生偶發興趣,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借助體育運動特有的魅力,通過各種形式和方法,讓學生在運動中充分表現自己的運動才能,從而保持對體育鍛煉的穩定的興趣,把他們的豐富的情感調動起來。心理學告訴我們:隻有當教學對學生的心理因素發生作用,學生才會產生一種積極參加學習活動的內動力,而這內動力正是學生情感體現,所以我們更應當讓學生把這種內動力發揮出來,達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更好完成在校的學習任務和達到身心全麵發展的體育教學目的。

二、教師要有熱愛之情

愛是對人或事物的最深的情感,可表現為一種傾向,形成一種動力。我國近代教育家夏沔尊說:“教育之不能沒有愛,猶如池溏之不能沒有水。”愛的情感是體育教師首先必須具備的情感品質。要保證師生感情融洽,教師自己必須帶著愛心去上課,並把這種感情體現在行動上。帶著愛心去上課,教師要處處關心、愛護學生。

比如,上課時天氣較熱,教師就要想到減少學生活動量;天氣較冷時,教師就應想到學生衣著的厚薄,出汗後是否會感冒;遇到學生頭疼腦熱,教師就應讓學生休息。這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處理得當,就能使學生感到溫暖,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建立真誠的師生情感。教師應善於調控學生的情緒變化,使他們保持愉快、積極上進的心境,這對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有著重要的意義。一個有熱情的教師容易讓人接近,也有利於傾心交談,教師隻有多接觸學生,多了解學生,多關心學生,以情感人,傾注“母親”般的愛去關懷他們,真誠相待,學生才會理解教師,信賴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