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小學信息技術化的素質教育教學
素質教育
作者:郭玉梅
一、化抽象為具體,提高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計算機知識是比較抽象的,特別是對於小學生來說,很多計算機的專業名詞都很難理解。對於這些抽象的知識點,如果照本宣科或者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說給學生聽,結果是很不理想的,大多數學生對所學的知識似是而非。因此在教學中可盡量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這樣學生不但學到了知識,而且可增加學習興趣。
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創作能力
創造性思維最顯著的特點是能夠提供新穎獨創而又有價值的思維成果,由於信息技術教學摒棄了傳統學科中所形成的常規思維模式,多媒體的形象教育和網絡資源的豐富對學生來說非常具有新鮮感,學生的創造欲望能得到極大地激發,非常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例如,在教學“小報的設計——用Word寫古詩配畫”一課中,當學生看完演示製作完古詩配畫的版麵設計後都紛紛羨慕不已,迫不及待的想動手一試。老師說道:“同學們,你們知道為什麼老師製作的這麼漂亮嗎,因為老師注重了古詩以外的一些設計細節,如從右到左豎立的排版方式,古樸的字體,恰當的配畫等等,這些都是令古詩更有韻味的竅門,希望你們在操作的過程中也將這些細節表達出來,這樣你們就能製作出漂亮的版麵設計來。”結果,學生們紛紛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大部分學生不但能按照老師的要求製作完成作品,還加入一些老師沒有教過的內容,如給文本加入美觀的背景和線框,選擇別具一格的字體等等。這些看似簡單的作品無不反應出學生張揚的個性,豐富的創新能力。
三、充分利用學科特性,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信息技術賦予了素質教育很強的操作性,學習過程成為了一個培養堅韌意誌、深刻思維、堅強毅力的自我修養的過程。學生上機要通過手、眼、心、腦並用而使大腦形成強烈的專注,使大腦皮層產生高度的興奮點。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上機體會各種功能、分析操作方式,都容易使學生產生一種成就感,更大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因而培養出勇於進取、獨立探索的能力。另外,由於計算機運行高度自動化和程序化,學習計算機要有條有理,有根有據,十分嚴謹。因此在操作中,需要有極為嚴謹的態度,稍有疏漏便會出錯或死機,因此能夠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嚴謹性。
四、製定合理評價體係,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成績的評定不隻是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且也可以促進學生完成教師要求學生完成的任務,從而真正達到掌握計算機知識和提高操作水平。多次測試就是指在一學期裏,結合教學實際,每學完一個模塊或一個模塊相對獨立的一部分內容後就對學生進行測試,這樣有利於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對知識進行查漏補缺,為下一步學習打好基礎。結合平時的學習紀律,學習態度、進步情況,本著鼓勵學生進步的原則,最後客觀地給每位學生評定一個綜合等級。
信息技術化的素質教育在具體教學內容上應包括信息技術教學、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計算機輔助管理和計算機輔助學習等等。一方麵要讓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另一方麵還應使學生能在信息技術的熏陶中全麵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為他們在未來社會能進一步成為獨當一麵的專才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