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宮裏已經是中午,我匆匆吃過午飯後梢梢休息了一會就到了未時二刻[下午一點半],我一邊感歎著命苦,一邊住學堂趕去。一路走一路想:前世看的書上那些穿了的主角,要不有奇遇,想啥有啥,要不王八之氣一振,名臣良將納頭就拜。怎麼到我這,要啥沒啥,穿成了皇帝都不受人待見,想用人還得自已弄班底,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想著這個讓人鬱悶之極的問題,我來到了學堂門口。剛到門口就聽見教室裏有讀書聲,仔細一聽讀的是《三字經》。我示意安公公不要進去後,一個人靜靜的走到教室門口。站在門口我往教室裏看去,十幾個孩子,有的在沙盤上練字,有的在背書,沒有一個是在玩耍。我暗自點頭,這些孩子真的不錯。突然旁邊幾聲“叮呤、叮呤”的鈴聲響了起來,我轉頭一看,一個老太監拿著一隻銅鈴在晃動。他看到我也隻是稍一躬身,就無聲的退了下去。
教室裏的孩子們聽到鈴聲後,紛紛收起手上的東西,拾幹淨課桌,坐直身體。我邁步走進教室。等我走上講台後,孩子們起立,一邊鞠躬一邊大聲道:”老師好!“我也邊揮手示意他們坐下,邊說道:”同學們好!\"孩子們整齊的坐了下去.眼前這一切讓我恍然回到了後世的學校,那麼親切,那麼熟悉.
收拾起心情我開口通:\"同學們,我今天給你們上的課叫數學。天下萬事萬物都離不開數學---------”一節課二個小時我先講了數學的重要性,又把自己定名的“劉氏數字”:0、1、2、3、4、5-------10、-----100.教給了他們。孩子們學得非常認真,在沙盤上反複寫著這些數字。我安排了背熟1到100的作業後,結束了我笫一節數學課。
第二節是自然常識課。這節課很不好上,因為風、雨、雷、電、雪、冰這些自然常識現代的小孩從幼年起,家長就解釋過了,這已經不成為問題。可這個時代孩子從小家長講的都是妖魔鬼怪和一些神話故事。給他們解釋起這些自然現象,他們就像在聽天書。估計多數因為我這個皇帝在他們心中至高無上,所以他們才沒有提問,但心裏肯定是疑問一大堆。對此我也無可奈何,改變觀念不是一堂課就能完成的。
第二節課下課後,這些孩子們白天的功課就結束了。他們向我鞠躬告辭後,就排隊向飯堂走去。看著這些小大人樣的孩子,我心裏一痛。我知道他們晚上還有一堂畫畫或是樂器的課要上,這對這些隻有十三、四歲的孩子來說,負坦是不是太重了?可轉念一想:他們已錯過了啟蒙教育最好的年齡,現在時不我待。一、二年後諸葛亮一伹開始南征北戰,就是我重掌朝政的好機會,那時這些孩子就要派上用場了。在這一、二年的時間裏,我隻能狠下心盡可能的多灌輸些知識給他們。
回後宮的路上我又叮囑了安公公一遍要照顧好這些孩子,要加強夥食。安公公一、一答應下來後,我才放心。
轉眼又是三天過去了,三天裏我同樣的早上看看送來的奏報,下午去給孩子們上課。諸葛亮不知出於什麼目地,為我找了個黃門待郎李撰字欽仲來陪著我。這黃門待郎實際就是柲書,所有的雜事和我行程安排他都有權過問。此人雖然多才多藝,伹性子浮滑,講話不注意分寸,我到是不太喜歡他。
幾天課上下來,我真的看到了孩子們的刻苦和努力。功課從不要老師們監督,每個人哪怕是不吃不睡,都要完成甚至超過。劉泉和李梅是最突出的二個人。我和孟光對這些孩子,猶其是劉泉和李梅都喜愛萬分。
第三天下午下課後安公公等在學堂門外,見到我說道:“陛下,毛義派人來報,明日是陛下吩咐親臨匠作監的日子,陛下吩咐的事,都已安排妥當。老奴也按陛下吩咐,知會了丞相等人。”
我想起來明天我要去匠作監造火藥和手雷。這事怕一上午搞不定,下午可能來不及上課了。於是找到孟光,對他道:“孟博士,我明日要與丞相一起幹件事,下午可能不能上課了,請你下午另外安排課目吧。”孟光一口答應下來。我這才放心的去了後宮。
第二天上午,和那天一樣,我在執金吾的護衛下來到了匠作監。唯一不一樣的就是身邊多了李撰這個秘書相陪。我在匠作監門口下了車一看,今天迎接我的規格高多了。前麵孔明帶頭,身後文臣武將一堆。文官中成都府君楊洪,諫議大夫尹黙,典學從事譙周,這幾個人我都認識還有幾個不認識的。武官我大多不認識,隻認識司金中郎將來敏[上一章中錯寫成張裔了,抱欠.],中郎將董和,司隸校尉鄂煥等人。
孔明見到我後帶頭施禮,我可不敢托大,忙扶住孔明道:“相父不必多禮,有勞相父久等了,相父請。”我邊說邊往匠作監大門裏讓他。孔明自然不會逾越,還是讓我先行。我不由分說扶著孔明並肩走進了匠作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