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把灰埋起來吧,如果今晚刮風,全被吹跑了。”洗洋洋說。
“好主意。我回去取鐵鍬。”陸誌明說。
“我也去。”洗洋洋跟著。
“我一個人就行。你等會。”
“害怕。”洗洋洋緊跟在陸誌明身後說。
“害怕。路燈亮著,馬路上也有人,不怕。”陸誌明猜中洗洋洋的心裏,故意說。
“可我一個人在一堆火灰跟前,多詭異。”洗洋洋咧著嘴說。
“好。一起。”陸誌明帶著洗洋洋取來鐵鍬。
洗洋洋用手機手電筒照著,陸誌明三下五除二,火灰入土,一切都變得平靜。
“看你幹活真開心。”洗洋洋又不由自主地擦拭陸誌明頭上的汗,專注地看著陸誌明說。
陸誌明的臉像蘸水的紅色印紙,從下紅到上。洗洋洋尷尬地不知所措,轉即低頭笑了。
“點火成功了?”誌明進屋後,駱萍平靜地問。
“灰渣都埋了,怕汙染環境。”誌明回答。
“挺有意思?”
“挺好玩,像回到小時候。冬天農閑時節,天快黑時,我和村裏的小夥伴就去有幹枯蔓藤的田地裏,點火玩,點著的火燒起來,像波浪一樣。”誌明回味著,沉浸在童年趣事中。
“誌明,咱們好好談談吧。”駱萍強忍著不滿說。
“談什麼?”誌明不解地問。
“誌明,你三十歲了,怎麼像個小孩子,點火玩,虧你想的出來?”駱萍的語氣有些許不屑。
“三十怎麼了?三十就不可以幹點快樂的事?”
“快樂?你的科研項目能按時結題嗎?實驗室的副主任你有希望嗎?你三十一了,還和別人合租房子,你不覺羞愧嗎?你說要結婚,可是房子你有嗎?你說想接父母一起住,住哪?我們結婚了,孩子能有一個好的教育環境嗎?孩子、房子、車子,我們都沒有。我們每天騎自行車上班,學區房更是幻想。我想出國,你不同意。可在國內,你對你的人生有設想有規劃嗎?你勤奮嗎?讓我看到希望了嗎?李增整日到領導那溜須鑽營,你會嗎?你和那小姑娘夜裏去點火,你怎麼活的這麼放鬆,這麼無所謂,你有危機感、緊張感嗎?我們在北京,是無產一族,一無所有,從零開始,父母幫不了我們。這些問題你想過嗎?咋倆這種生存狀態你怎麼有心情和對麵的小姑娘玩種地、玩點火……”駱萍傾瀉著多日來的不滿。
陸誌明低著頭,耐心地聽著駱萍的訴說。
“這些問題我想過。但是,我幫助洗洋洋整理院子和想這些問題並不衝突呀。我知道,去美國是你多年的夢想,我也在考慮是否去美國。駱萍,我欣賞你,欽佩你,你聰明、漂亮、勤奮、敬業、果斷、上進、有事業心,你身上有很多優點吸引我。我有時候覺得,我可以做你事業上堅強的後盾,為你做好後勤保障,你隻管用心往前衝,因為那是你想要的。”陸誌明心平氣和地說。
“出國。誌明,我從未感覺到你會出去。就算在國內,你也不上進?”
“怎麼就算上進呢?像你一樣。可我不是你。兩個人在一起,就必須一模一樣嗎?我也在努力工作,但是職位隻有一個,如果你有機會,我支持你,不好嗎?房子、車子、孩子我想過,可想有什麼用呢?天價一般的房子,我們不能說有就有,但是慢慢會有的。”陸誌明強忍著要急躁起來的情緒,盡力平靜地說。
“慢慢,慢慢是多久?你有危機感嗎?”
“可能會是5年、8年,沒有大房子,也可以有小的。危機感是一種負麵的情緒,一種負麵感覺,並不能解決問題。”
“你真會解釋。那還有什麼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