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朝堂和氣 百姓歡騰(1 / 2)

太和殿前三聲鞭響,早就來到門前等候的文武百官按順序緩緩而入。隨著大太監王安高喊一聲:“皇上駕到”!已經站好位置的大臣們按規矩跪倒在地口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

緊接著萬曆皇帝的一聲平身,眾大臣依舊高呼“謝皇上!”隨即便都齊齊的站了起來,看著這個陰著臉的萬歲爺。

這是萬曆皇帝在短短的時間內第二次上早朝,這讓這些比猴還精的大臣們聞到了一絲不一樣的味道。真是不知道這個陳駿德到底是什麼人物,讓這個多年怠政的皇上再一次為其的仕途奔波勞累。

“開原大捷乃是前所未有,漢有霍去病,今有陳駿德,朕心甚慰!一應獎賞盡快傳旨遼東,以示朝廷賞罰分明!昨日你們的奏章朕都看過,你們簡直讓朕難以置信!對於一個有功於朝廷社稷之人,你們怎麼能忍心如此汙蔑於他?朝廷若是不能公正公平,大明的武官誰還能為朝廷用命?朕要你們記得,大明之所以安泰是因為有這些你們看不起的武官鎮守四方;你們一個個在京城的錦衣玉食,是關外將士浴血奮戰用鮮血換來的”!

萬曆皇帝聲音洪亮,完全不像病魔纏身之人,可見此時他心情之激動。而他的率先發言也是為了定下基調,這個時候誰要是敢出言反駁,瞪著眼睛的萬曆皇帝可不介意大開殺戒!

“臣等惶恐,臣等知錯,全賴皇上聖明”!

眾大臣像是商量好了一樣,齊齊的跪倒在地。眼前這樣的情景,是已經在心裏做好了當場廷杖準備的萬曆皇帝所始料未及的。

正當萬曆皇帝疑惑之際,又是昨天吵得最凶的姚崇文說道:“稟皇上,昨日臣等都看過了殺虜軍送來的頭顱,確實是建奴的無疑。這才知道是微臣等人一葉障目,開原大捷也確實是殺虜軍獨立完成!此等壯舉實乃舉世無雙,堪稱亙古一人!故而微臣對於皇上對殺虜軍千總陳駿德的嘉獎並無異議!而其活捉建奴貝勒嶽托便更是大快人心之事,微臣奏請聖上盡快派人將建奴貝勒嶽托押解進京,扭轉我大明軍隊在遼東之頹勢”!

“臣等附議”!

這幫大臣翻臉比翻書還快,昨天還是就像給了陳駿德爵位就要天下大亂,國將不國了一般。可今天一扭頭像換了張臉似的,這幫固執的大臣絕對不會輕易就範,自己這麼多年不上朝都沒有讓他們退讓一步,這其中肯定有自己不清楚的原因。

萬曆皇帝雖然心中疑惑但也樂得順水推舟,揮了揮手讓眾人起來。隨即臉色緩和下來開口道:“愛卿都起來吧,有道是知錯就改善莫大焉,朕也想看看建奴的貝勒到底是什麼模樣。還有朕的忠毅伯奏章上作戰計劃的精髓在於誘敵,是以開原城為中心吸引建奴之主力,其餘遼東軍隊四麵出擊騷擾,最後由遼東經略熊廷弼親率勁旅直搗黃龍,而在建奴酋首反應過來領軍回援之際,遼東部隊再行追擊。此策甚得朕之心意,此番謀略若是能成,定能一舉擊潰建奴!朕已經決意按此策布置遼東大戰,內閣與兵部有何意見”?

眼見天下太平的方從哲聞言站出來回答道:“回稟皇上,微臣與兵部同僚商議後對於忠毅伯的作戰計劃並無異議。隻不過考慮到陳伯爺其麾下將士獨守開原城勢單力孤,再加上殺虜軍剛經曆大戰兵疲將乏恐有危險。故而經過商議之後覺得應派沈陽城的總兵官朱萬良率其部入駐開原,共同承擔防衛之責。這樣便就能萬無一失,守住開原城並牽製建奴主力”!

兵部尚書黃嘉善也是站出來附議道:“皇上,陳伯爺以身誘敵乃是忠義無雙,可其殺虜軍人數不足以守住開原。此番大戰,開原城的防務是勝利的關鍵!而總兵官朱萬良守遼多年,乃是身經百戰之將,對遼東頗為了解,有他守城,必定事半功倍”!

萬曆皇帝聞言點了點頭,開口讚同道:“嗯,兩位愛卿言之有理,就依二位所言。內閣即刻傳旨,遼東所部均安此策進行作戰。遼東經略統轄全局,能夠收複祖宗之基業就看朕遼東的將士了”!

群臣見狀連忙跪倒在地,齊聲高喊道:“陛下燭照四海,定能一戰蕩平建奴”!

起了身的錢謙益用飽含深意的眼睛看了一下身旁鄭繼之,而後者微微的點了下頭便站了出來,拱手恭敬的說道:“啟稟皇上,督察院右僉都禦史空缺已久,臣保舉兵部侍郎袁應泰。其為人素來剛正不阿,那是此職不二之人選”!

“方閣老有何意見”?

聽得皇上詢問自己,方從哲不著痕跡的看了一眼錢謙益後開口道:“微臣並無異議,袁應泰確實當得此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