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的“電商路”
特別策劃
作者:吳潔
互聯網時代,讓很多新生事物都得到了突飛猛進的展現,新商業形態的發展不斷加快。如今,連快遞都跨界電商了。從“順豐優選”到最近遍地出現的“嘿客”,顯然順豐在下一盤棋。
“前有狼後有虎”
如果上網查閱一些順豐速運的曆史和資料,你會發現這是一家頗具傳奇色彩的企業:成立於1993年的順豐速運以深港地區的商務信函遞送起家;老板王衛低調神秘的形象以及頗具爭議的直營化模式讓他們在2002年之前默默無聞——即使那時已經占據了廣東地區大部分市場;憑借2002年的SARS以及後續引發的航空業蕭條,順豐不但把自己的業務擴張到全國,同時還成為第一家民營包機的快遞公司。
也正是因為SARS,大家開始認識到電子商務的存在,如2003年的淘寶、2004年的京東。隨著電商的發展以及深入生活,普通用戶開始發現,“快遞”這一項業務已變得與自己息息相關。5年前可能一年也不收一次快遞的人,現在幾天不收一次快遞就會覺得少了一些什麼。來自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6月,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4.35萬億元,同比增長24.3%。其中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7542億元,同比增長47.3%。
電商給順豐帶來了機遇但也帶來了限製。2013年前後,國內有60%的快遞量來自淘寶網,而這其中有80%的單量被“四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彙通、韻達)分食,順豐僅占10%左右。且“四通一達”也沒有坐以待斃,也在逐步地步入高端市場以逼近順豐,從它們航空貨運的積極備戰中可見一斑。
同時,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很多電商都已經開始自建物流。早在2007年,京東就開始建設自有的物流體係。2009年的時候,京東斥資成立物流公司,開始全麵布局全國的物流體係。截至2013年年底,京東在國內擁有82個倉儲中心、1453個物流中心、209個提貨點、18005個配送員工、8283個倉儲員工、4842個售後中心。阿裏巴巴2013年也聯合多家企業共同組建菜鳥物流,目標是建立一個開放的社會化物流大平台。此外,蘇寧易購、1號店等都有自己的物流體係。
電商自建物流在一定程度上分食了傳統快遞企業的市場蛋糕,並且在發展到一定程度時,電商自建物流或不僅僅是服務於自己的業務,也將成為其盈利計劃的一部分。
在這種可謂“前有狼後有虎”的情況下,順豐開始向產業鏈的上遊延,伸進軍電商業。
試水電商
2012年5月31日,“順豐優選”網購商城正式上線,定位生鮮食品速配。
其實,“順豐優選”並非順豐介入電商領域的首次嚐試,但卻是力度最大且成效最為卓著的一次。
2010年8月,“順豐E商圈”開始投入運營,主打健康生活網上購物,銷售食品及少量3C產品。同時並在深圳布局便利店業務,試圖嚐試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即網上下單後可到門店自提,也可到門店體驗產品後再回到網上下單,實現雙向互通。
然而該業務並沒有取得如期目標,現今“E商圈”早已關閉了內地業務,收縮戰線至香港。
2012年3月,順豐上線了高端禮品平台“尊禮會”,銷售各類消費卡、保健品、工藝品等,主要麵向中高端商務人士。這其實是“E商圈”的升級版,仍試圖通過O2O的方式鎖定高端禮品市場,然而上線不久便停止了運營,網站至今仍是“測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