淶水華銀集團違法開發拒馬河
調查
作者:範穎華
整個汛期裏,北京市房山區張坊鎮張坊村的村民霍術連、王誌才等幾位老人一直苦守拒馬河河堤,夜不能寐。幾位老人都已經70多歲,然而,為了阻止對岸河北淶水縣華銀集團強占拒馬河河灘、河道違法搞房地產開發建設,這幾位老人已經在河灘工地堅守了5個多月。
對岸淶水縣華銀集團強占拒馬河河道搞開發
北京市房山區張坊鎮張坊村位於北京市最西南端,隔拒馬河與河北省淶水縣石亭鎮落寶灘村等幾個村莊相望。然而,兩岸原本寧靜的生活被一場違法搶占河道的施工打斷。
2014年4月,對岸河北省淶水縣一家名為華銀集團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突然在位於張坊村與淶水縣石亭鎮落寶灘村相鄰的拒馬河河道內強行占用河道開發建設,該企業叫來的幾台堆土機日夜從河北省淶水縣河道一側往拒馬河河道裏推土,各種施工機械也開始打夯作業,幹得熱火朝天。見到這種情況,張坊村委會於4月份聯係了在施工現場的華銀集團項目部負責人,要求其停止在河道內堵塞占用河道施工,但華銀集團不聽勸阻,仍然施工,並稱“自己有土地證”。
隨後,張坊村委會將情況上報張坊鎮政府請求確認界線,經過逐級申報,2014年8月6日,由北京市民政局、河北省民政廳在張坊南大橋至鐵鎖崖段進行了行政界線的確認,對於華銀集團在河道內占用河道問題,北京市民政局、河北省民政廳告知要向水利部門反映解決此問題,張坊村與落寶灘村也在現場進行了權屬的確認。為了阻止華銀集團進一步違法施工,破壞河道,張坊村的村民自發組織了幾位老人日夜堅守在工地上進行看守。然而,華銀集團的違法施工雖然暫時被中止了,張坊村的村民們在汛期裏還是日夜揪心。
對岸以鄰為壑 張坊村村民生命財產堪憂
曾經當過張坊村多年村幹部的霍術連老人告訴記者,目前對方的施工雖然在張坊村村民阻止下暫時停止了,但他們的要求是該施工單位徹底停工,恢複河道原狀。否則,如果再發生類似2012年7月21日的特大洪水,張坊村村民乃至附近的張坊批發市場還將遭受人生傷亡和財產的巨大損失。
記者從張坊水文站了解到的水文資料顯示:在曆史上,拒馬河河道兩岸曾經險象環生。根據水文記錄,發生在1801年的最大洪峰流量為18500m3/S;發生在1956年8月4日的最大洪峰流量為4200m3/S;發生在1963年8月8日的最大洪峰流量為9920m3/S;發生在2012年7月22日的最大洪峰流量為2800m3/S,相應水位107.43m。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1963年的近一萬個流量(每秒立方)是2012年7月21日北京“7·21”特大洪水的三倍還要多。
2012年7月21日北京“7·21”特大洪水發生後,北京市政府主要領導相當重視,北京市市長王安順、北京市政協主席吉林、北京市副市長牛有成等市領導第一時間前往拒馬河張坊南大橋查看汛情。而上述領導查看汛情的所在地距離河北淶水華銀集團違法侵占河道的施工地點隻有幾百米遠。
霍術連、王誌才等幾位老人告訴記者,上述被侵占的河道過去地勢低窪,自古都是拒馬河的河道,汛期時上遊的洪水正是通過上述河道往下遊泄洪,然後在被華銀集團違法施工之後,河道已經被人為抬高填平,變窄。一旦有重大汛期,河道兩岸的居民必將受災。“7·21”時期,洪水都淹到了張坊鎮城門樓子下數米深。